Day7:日本电影遭遇冰火两重天
![]() |
发现国内影迷都特别关注银幕场刊,所谓场刊,就是在电影节市场上电影娱乐媒体每日更新的刊物,上面汇集最新市场咨询以及放映安排等等。而各家媒体也都会组织自己的“评分团”,银幕场刊因为历史悠久所以知名度最大,这些年法国场刊<法国电影>汇集法国媒体的评分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其实还有很多不同的评分表,光是法国就有好几个,还有德国影评人评分表,国际迷影协会评分表,国际电影记者评分表,西语影评人评分表,南美影评人组织的“阿彼察榜”,以及,把所有这些场刊评分汇总的综评表。关注这些评分表比较有趣的就是在看各国之间口味的差异,像南美影评人们已经把《影像之书》捧上了天,而法国媒体则继续热爱《盛夏》,德国和中国影评人们最爱《幸福的拉杂罗》,迷影协会则力挺《江湖儿女》。
- 南美影评人电影人的“阿彼察榜”
- 国际迷影协会的评分表
- 德国媒体评分表
- 集合所有评分的综评表
昨天提到说接下来的主竞赛电影应该会有很多惊喜,因为听说质量很好的已经有《迦百农》《犬舍惊魂》《燃烧》《小家伙》以及《开战》,基本上是剩下的一半了,但又觉得如果一部都不扑好像也不太可能,所以就猜是斯派克·李的《黑色党徒》以及冈扎乐兹的《刺心》,因为这两部可能会因为其它原因入选而不仅仅是质量,前者是政治话题,后者女主是Paradis。但结果没想到,看似很稳的日本导演滨口龙介首次入选主竞赛的新作《夜以继日》遭遇滑铁卢,可能并不算真正的扑,因为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只是可能反响远远没有预期那么好。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天另一部主竞赛日本电影,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几乎没怎么看到差评,可以说是非常讨喜的作品了,法国媒体这边一如既往爱得死去活来。而在我这里可能《小偷家族》是是枝裕和《步履不停》之后最好的作品(之一?)了,尤其是与最近几部相比较。
![]() |
【主竞赛】《小偷家族》:★★★★☆ |
《小偷家族》顾名思义讲的是一大家人都靠坑蒙拐骗或者低端边缘工作(建筑工人、洗衣房女工、色情行业等等)维持生活,影片大半段主要讲的是他们发现一个小女孩没人管就带回了家,之后还发现小女孩经常被不负责的父母虐待,所以决定让小女孩跟他们一起生活。以这条主线为中心,是枝裕和一如既往发挥了他的刻画家庭群像的特长,每个家庭成员的日常,家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等等。但有一点观众一开始就会发现很不一样,那就是从一开始观众就会对这个家庭的成员关系感到懵逼,看起来是正常传统的一家人,奶奶,父母,小姨,小儿子,但是在逐渐深入后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但这一层铺垫一直不慌不忙,直到后半段的“意外”发生导致整个家庭的秘密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犹如剧情大反转,此前的铺垫有了回报,观众在震惊之余回想起那些细节,电影的情感力量就已经蓬勃而出,都不需要更多的煽情,影片也的确很克制,在最后的每个煽情点都点到即止。这种后座力显然比《比海更深》那种煽情更高级更有效。整体感觉《小偷家族》是《无人知晓》《如父如子》的合体,延续了前者对社会问题和底层人群的关注,同时又继续探讨了后者关于亲情来源于血缘还是陪伴的问题。亲情部分虽然很治愈,但是最后的大反转让这些亲情变得不那么纯粹,反而更现实甚至有点黑暗,没有《海街日记》那么甜腻,也因此更为震撼;而由于影片一直把对亲情的讨论藏了起来,直到最后才抛给观众,感觉也比《如父如子》一上来就明着讲更有效。虽然还挺喜欢是枝裕和最近几年这些作品,但目前个人感觉《小偷家族》可以轻松赶超这几部,可能能与《无人知晓》持平,也是最接近《步履不停》的一次。
而今天主竞赛的另外一部日本电影,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遭遇了很冷淡平庸的反响,外媒不喜欢这片的也没有破口大骂,就说很无聊没意思,而喜欢的也没有称赞,顶多肯定导演的能力以及肯定福茂的选择。
![]() |
【主竞赛】《夜以继日》:★★★☆ |
《夜以继日》讲的是日本女生Asako和美男Baku一见钟情,两人火速相爱成就一段甜蜜的初恋,但是某日Baku出门买东西然后再也没有回来,时间一晃就是五年后,Asako在东京打工邂逅了跟Baku长相一模一样的Ryôhei,两人在一系列的试探和相识之后在一起了,特别幸福过着小情侣的东京生活,并已经开始讨论结婚大事。然而没想到就在这时,Baku突然出现了。
是不是特别偶像剧的玛丽苏剧情,女主夹在两个长相一模一样性格截然不同的美男之间,一个怪癖孤傲闷骚,一个忠犬贴心暖男,但讲的其实是女性追求情感和欲望的自由甚至自私。滨口龙介成熟且精准的调度保证了影片看起来流畅舒服,对女性视角和情感的把握仍然细腻生动,但被诟病最多的还是后半部分狗血的剧情。其实我反而不太在意这些狗血剧情,因为剧本已经非常努力的在往里面收了,很多本来会引起狗血俗套的桥段都最终走向了出乎意料的另一个方向。后半段真正的问题是太赶,感觉像是把两个小时内人物的心理转变和抓马浓缩到了半个小时,不知道最开始这个项目是不是也像前作《欢乐时光》那样按照4、5个小时的片长来开发,最终改成这样的。就是感觉影片第二个小时至少有三、四个地方都可以画上句号,而且效果可能会比现在好很多,还是挺可惜的。
由于今天有三部主竞赛电影,所以想说就不安排更多其它单元的电影看了,不然再怎么策略性睡觉都扛不住。所以最后选了非竞赛展映的法国无脑喜剧《大浴场》来做调节。
![]() |
【非竞赛展映】《大浴场》:★★★ |
《大浴场》主要是法国著名喜剧演员吉尔·勒卢什执导,找来了一大帮明星演员朋友来助阵,马修·阿马立克、伯努瓦·波尔沃德 、吉约姆·卡内这些,然后讲的是一群中年油腻男在花样游泳运动中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其实挺老套的题材,比如《光猪六壮士》这种,爆笑喜剧然后特别励志治愈,但好在吉尔·勒卢什的执导还比较有效,几个人物也写得演得不错,看得全场特别嗨,各种笑浪和掌声,应该会成为法国票房大爆之作。
晚上主竞赛迎来第一部英语片,也实在是难得,电影节过半了主竞赛都还没有一部英语电影。所以今晚美国媒体特别激动,一向被惯坏的他们之前还在抱怨今年戛纳不给力就是因为没有美国电影和明星,还纷纷发文章分析讨论“戛纳电影节是不是药丸了”,就跟其它国家的电影不是电影全世界就美国有电影一样,然后今天要放美国片了,某些美国记者就说“电影节这才真正开始”“终于有让我真心想看的主竞赛电影了”,卧槽。
![]() |
【主竞赛】《黑色党徒》:★★★★ |
斯派克李上一次进戛纳主竞赛已经是1991年的事了,这次新片《黑色党徒》由《逃出绝命镇》团队制作,所以可想而知是个讲美国种族问题的类型片。《黑色党徒》讲的是70年代的美国,由丹泽尔·华盛顿的儿子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Ron加入了当地警局,并拉上亚当·司机饰演的犹太警察一起潜入调查KKK组织的事。其实很像以前那种粗制滥造的老电影电视剧,黑人警探破案,搭配一个白人警察,影片整体调调感觉也是朝着复古去的,同时也用了不少很炫的手法,但重点还是讽刺喜剧,这些笑料将电影中的70年代和现实中的当下美国连接了起来,比如当大反派大喊“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时,会引起全场爆笑甚至鼓掌。虽然娱乐性很强,但这片最终还是政治电影,鲜明的观点表达伴随着讽刺笑料就像大字报写在电影银幕上一样,观众笑的越开心反而越能意识到严重性,因为这些笑料都是现今美国社会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
而影片最后直接放出了去年八月美国夏洛特暴力冲突事件的视频,3K党和极右势力的游行,川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维护,最终把影片献给了那次事件中被车撞死的年轻女性。当时夏洛特事件我是全程密切关注,随时都在刷推特关注进展和相关报道以及讨论,《黑色党徒》最后突然放大招来这么一下,我整个人都燃了,不是激动,而是真切感受到了斯派克李的愤怒,完全被煽动了,在德彪西大厅二楼的座椅上身体前倾作出随时可能跳起来的姿势看完了最后一个镜头。所以感觉还挺难评价《黑色党徒》,一方面它是部还不错的娱乐片,大大小小的问题层出不穷,完成效果并不太理想,但好在政治讽刺笑料很足;而同时感觉它更大的价值可能还是其用类型片来包装政治电影的意义,跟《逃出绝命镇》一个路数,从警探喜剧中提炼出了十足的现实力量和愤怒情绪,这么来看它是绝对成功的。
今天的中国影评人评分又迎来一个3分片。目前为止还是《幸福的拉扎罗》获得的四星满分最多,有四个,《冷战》紧随其后有三个满分,而《小偷家族》虽然只有一个四星但胜在其余全是三星好评。明天终于将迎来拉斯冯提尔的《此房是我造》以及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 |
期待明天的毕赣
《小偷家族》必看
北京事件应该是今天吧
时间
那安藤樱的表演然后,是远胜涛涛吗
难道涛涛封后无望了
黑色党徒不也口碑爆了
说结合了《如父如子》那段,感觉被剧透了…
抬头图太吓人了。。。
期待 地球最后的夜晚
安藤樱非常棒,然后扑街片大概今晚的under silver lake没跑了……
我觉得今年安藤樱会有所收获
估计科长能得个最佳导演
👍
👍
是枝裕和最好的不是其处女作【幻之光】,之后就再也没够到那个境界
是枝裕和最好的不是其处女作【幻之光】吗?之后就再也没够到那个境界
毕赣新片预告看了没有什么感觉,期待看到正片能有所惊喜。
死灵魂很炸了
一点都不虚其他大导,挺科长!
有个问题:外语电影(尤其是非英语电影)戛纳放映的版本有附片字幕吗? 怎么做到让各国观众都看懂的?
是止裕和是不是侯孝贤粉丝啊
感觉像桃姐写的?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