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X:最后这一天我经历了什么
![]() |
首先因为很多豆友可能第一次“追”戛纳电影节,还不太明白为何颁奖典礼还没开始就已经知道谁有奖谁没奖,也为了以后谁再有疑问可以直接把这篇翻出来,所以在这里详细解释两个事:一个是戛纳电影节的评奖规则;一个是谣言从何而来。
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奖规则是不断在更改的,例如1991年波兰斯基把金棕榈+最佳导演+影帝全部颁给了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在此之后戛纳电影节就规定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除非可以附带一个表演奖,比如金棕榈+影帝。但是后来这个规矩被违反了三次:1999年柯南伯格把评委会大奖+影帝+影后颁给了杜蒙的《人啊人》;2001年丽芙·乌曼把评委会大奖+影帝+影后颁给了哈内克的《钢琴教师》;最严重的是2003年,夏侯把金棕榈+最佳导演全部颁给了格斯范桑特的《大象》。所以从那年开始,戛纳电影节就明文规定:只能有一个奖出现并列双黄,且这个奖不能是金棕榈;一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除非这个奖是最佳剧本或评审团奖,在经过电影节主席批准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再附带一个演员奖,例如2016年法哈蒂的《推销员》获得了最佳编剧+影帝两个奖。这种规则限定了在主竞赛单元的七个大奖中,至少会有六部电影获奖,最多只能有八部电影获奖。
然后关于闭幕当日谣言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可能戛纳电影节前主席雅各布更有资格回答。雅各布在年初发布了一本新书叫《爱的辞典:戛纳电影节》这本书虽然没有很多所谓跟电影或电影人相关的“爆料”,但其中详解了很多关于戛纳电影节策划和运作的内幕与机密,这对于像我这样如此热爱这个电影节的人来说更有价值也读得更开心。而在这本书的第723页中雅各布详解了Domergue。
![]() |
Domergue是距离戛纳小城不远的一个海景庄园,是每年戛纳电影节最后一天闭幕日,主竞赛评委会被关起来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手机被没收然后讨论出奖项归属。评委会早上九点就开始讨论,中午前必须讨论出结果,这样才有足够时间把获奖者从其他国家召唤回来,当然美国的肯定就来不及了。不过在通知的时候是不会说具体是什么奖的,因为万一人家已经飞回家,然后你跟他说他拿了尾奖评审团奖,人家有可能不愿意为了拿个安慰奖飞回戛纳。但这个召回的过程,就是我这几年在电影节最后一天经常说的,不可避免会出现的消息泄露来源。雅各布说,演员/导演接到电话知道自己有奖拿后,会开心不已,然后给他们的经纪人打电话,给制片人打电话,给亲朋好友打电话,给同事打电话,给PR打电话,这些接到电话的人也会开心的给其他更多人打电话,或者开始安排回程和庆祝活动。于是媒体记者和发行商们会用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在戛纳各个角落打听消息,某酒店的前台知道谁有奖了,负责机票的旅行社知道谁有奖了,机场工作人员知道谁有奖了...
所以“闭幕日谣言”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首先是已经离开戛纳被召回的获奖者,当我们听说哪些导演哪些剧组“被召回”,那肯定是有奖可拿,不然谁会离开了又跑回来围观一小时不到的颁奖典礼;另外一种就是一直没有离开过戛纳的导演或剧组,要么钱多时间多,权当度假了,要么就是影片在最后一两天才首映,还没来得及离开。比较棘手的是后一种情况,因为你不知道闭幕日这一天他还留在戛纳是因为什么,被“召回”的名单上也不会有他的名字。
![]() |
但是昨天比较特殊的是,消息源并不是召回名单,而是电影节主会场卢米埃尔大厅在安排闭幕式明星嘉宾座位以及专车接送时,泄露出来的名单。这也是为什么在北京时间昨晚八点,距离颁奖典礼还有五个小时的时候,消息(而不是谣言)就确认了八部获奖电影。至于一开始为何漏掉了第九部获奖电影,戈达尔的《影像之书》,这个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今年这一天实在是太精彩了。在得知有奖拿的影片名单后不久,就听说斯派克·李的《黑色党徒》“要拿大奖”,当时我还在好奇说这个“大奖”指的是“评委会大奖”还是指奖项的重量级,所以保守猜测会是金棕榈和评委会大奖其中之一。但后来外媒也开始传出斯派克·李要拿金棕榈的谣言,所以我就以为真的是斯派克李要拿金棕榈了。其实《黑色党徒》拿金棕榈单从电影本身来说我是可以接受的,这部片在评分总榜的主竞赛单元里面排名第六,21部排到第六至少质量是有保证的,另外关于政治性,以前迈克摩尔不也因为政治性拿过金棕榈,这个我也觉得可以接受。但是我并不会对这个结果感到满意,因为今年戛纳电影节亚洲电影的整体质量达到了又一个巅峰,但是最终章明没拿奖,细田守没拿奖,毕赣没拿奖,王兵没拿奖,然后就泄露的消息来看滨口龙介没奖,贾樟柯没奖,口碑大爆的李沧东也没奖,只剩是枝裕和可能拿个小奖。
我们经常讨论说戛纳电影节对亚洲电影尤其是东亚电影的重视不够,新千年以来只有阿彼察邦那一座亚洲金棕榈,如今好不容易有那么多好评如潮的亚洲电影入选了,有新面孔也有嫡系老面孔,结果最终还是捞不到大奖,这太让人不爽了。而与此同时,听说主竞赛两部美国电影的其中一部要拿金棕榈,原因之一是美国社会日趋严重或者说反复的种族问题,内心还是忍不住吐槽就你美国最重要,韩国阶级差异中国社会变迁日本贫困人群问题都不重要。而不爽的不止我一个,在得知这些消息和谣言后,推特上和海外影迷论坛上的记者影评人和影迷们都纷纷表示愤怒,大家都认为究其原因还是评委会成员的选择和构成问题。
![]() |
"I’m sorry but as ridiculous and overly dramatic as this may sound, the fact that the Hamaguchi, the Zhangke and the Lee Chang-dong are apparently all snubbed despite the critical reception of all of their films (ranging from very positive to outstanding) coupled with the Bi Gan being left out of the main comp + not going home with any award, despite being one of the most lauded films of the festival... it’s kind of sad. As a huge asian cinema lover and as ecstatic as I was for its strong presence at the festival, it’s a bittersweet feeling to see all of these movies being under appreciated as far as awards go."
在“斯派克李要拿金棕榈”谣言四起的同时,仍然有不少记者坚称“《迦百农》要拿金棕榈”因为黎巴嫩导演拉巴基也在泄露名单之列。可能相比较《黑色党徒》我更没法接受的是《迦百农》拿金棕榈,就像我之前日记提到的,这部片有拍得很好的地方,非职业演员也厉害,但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社会政治意义都远远比不过其它几部主竞赛电影,更不用说那些刻意煽情使之成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热门候选,在戛纳评分总榜上也掉到了主竞赛单元第16名,几乎就倒数了。所以不管是《黑色党徒》还是《迦百农》拿金棕榈,我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失望。
当颁发完戈达尔的特别金棕榈后,我发了条豆瓣广播说不敢看下去了,因为剩下只剩三部片三个奖(评审团奖,评委会大奖,金棕榈),而《小偷家族》在《黑色党徒》《迦百农》面前的呼声微乎其微,很可能是评审团安慰奖,那就意味着《黑色党徒》或者《迦百农》要拿金棕榈。所以当大魔王宣布评审团奖是《迦百农》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媒体中心的记者们更夸张,集体欢呼鼓掌,大家都表示幸好只是安慰奖,都怕这个评委会被廉价煽情所绑架。
剩下两个奖似乎没啥悬念了,评委会大奖是《小偷家族》而金棕榈果然按照谣言所说是《黑色党徒》,当时觉得这个结果可以接受了,因为至少是枝裕和拿了“二等奖”,我连获奖名单都提前编辑好了。所以当主持人让张震上台颁发评委会大奖时,我们心里都清楚结果,让一个亚洲评委来给亚洲电影颁奖是太符合逻辑的事。结果当大魔王宣布评委会大奖是《黑色党徒》时,我激动得欢呼了起来,周围的亚洲记者也都在欢呼鼓掌,不知情的还以为我们是斯派克李影迷。大反转后的这一刻我实在太兴奋激动了,当然因为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是本届戛纳电影节我最喜欢电影的第三名,同时也因为亚洲电影终于再拿金棕榈,东亚电影终于出了一口气,外媒和影迷论坛也瞬间炸开锅,都在为亚洲电影欢呼。
![]() |
所以本届评委会,或者说大魔王是非常厉害的。看看获奖名单,日本,美国,波兰,意大利,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伊朗,黎巴嫩,都有奖,男导演有奖女导演也有奖,表彰了艺术价值又照顾了社会和政治议题,虽然我为李沧东的空手而归和《幸福的拉扎罗》只分到半个剧本奖感到惋惜,但这个结果已经超出预期了。更不用说在去年邱阳刚拿过短片金棕榈后,法国导演波尼洛将短片主竞赛的二等奖“特别提及”颁给了我们中国26岁导演魏书钧的《延边少年》,中国队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 |
当然最后还是假装一点都不care说一句,颁奖结果不重要,有好电影看才是最重要的。银幕场刊最终评分出炉,三部电影上了3分,四部电影卡在了2.9,仅有四部电影在2分以下其中一部还是口碑两极的风格化之作,看到有豆友说年度十佳可能要被戛纳电影节屠榜了,对于影迷们来说有那么多好电影可以期待,这才是最重要的吧。
![]() |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中国影评人评分表的影评人和记者朋友们,很抱歉每天半夜微信轰炸你们询问分数,评分表在海外有越来越高关注度(洛迦诺电影节选片总监以及多伦多电影节的总监都开始关注了)我特别开心。这个评分表跟豆瓣这个小站的维护和更新一样,我都是无利可图,没人会给我一分钱,完全是因为真心热爱这个电影节,想要坚持做下去,只要有人看有人关注就心满意足了。所以也要感谢一路追过来的豆友们,看我每天这些没啥涵养的唠叨。还有【福茂秘密情事】小组组员以及微信【戛纳后宫群】的群友们,陪我一起度过对我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时日,我们会一直聊到明年戛纳。
![]() |
又矫情了。
明年再见。
感谢toro!
和国内影评人~~
2003年的信息是不是笔误了?
感谢陀螺,每年戛纳都能看到你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影迷的我们也很幸福了
辛苦啦陀螺,也恭喜是枝裕和!
感动落泪
每年戛纳电影节期间,看了好几年了
辛苦了,小组还拉人不?
明年再拉吧 现在也没更新了
谢谢啦!
感谢陀螺
感谢,加油
谢谢!不过2003年信息的确有误。大象只得了金棕榈和导演,影帝是《远方》的。
手误已改
陀螺辛苦!第一年关注戛纳~
谢谢陀螺和辛苦在前线的各位记者影评人
恭喜是枝桑!!东亚三巨头谁拿我都开心
还是为亚洲电影感觉到骄傲,这个榜单说的过去
还是为亚洲电影感觉到骄傲,这个榜单说的过去
还是为亚洲电影感觉到骄傲,这个榜单说的过去
哇!看得要哭了。
幸苦了
感谢陀螺😘
谢谢!明年见~
感谢陀螺
辛苦了辛苦了
感谢分享!
感谢
感谢您!
!
我竟然看哭了
《三张面孔》和“三种眼神”是什么关系😂
感谢陀螺
感谢陀螺,每年能在这里看你的报道真开心~
感谢可爱的陀螺
感谢陀螺
感谢陀螺
感谢陀螺!
明年再见
感谢陀螺 爱你!
谢谢陀螺,第三年关注戛纳了,每年看着大家的热烈讨论感觉真好
么么哒
感谢,各位辛苦了!
感谢陀螺,恭喜是枝裕和导演
谢谢陀螺,今年真的精彩
感谢陀螺~辛苦了~😘(顺便想问一句还可以进戛纳后宫群吗?🙈)
戛纳后宫群!想加啊哈哈哈!
感谢!辛苦了!
感谢陀螺🙏
注意到中国影评人今年无一人预测对金棕榈!黑色党徒也没人给金棕榈😃😃
辛苦了
辛苦啦
感谢陀螺!
感谢陀螺!辛苦了
辛苦了,感谢!
辛苦了!
真的感谢陀螺!明年见吧。
陀螺辛苦了!另外,你笑起来好可爱!
很棒了,今年真的是大年啊,太多佳片了,有得看了,开心。而且亚洲电影能拿金棕榈真是特别开心。
呜呜呜好想进微信群😭😭陀螺辛苦了!
感谢陀螺每年的贡献,另外吐槽一下,在豆瓣app搜索戛纳电影节,出来的只有小组,找不到小站入口
陀螺辛苦啦!
明年再见
感谢陀螺
每天潛水著看貼文
谢谢陀螺!
感谢陀螺,恭喜是指!!!
感谢陀螺的广播与日记,感动于您对电影的热爱!明年再见!
感谢陀螺!
感谢精彩分享,昨天追到半夜,为李沧东和刘亚仁惋惜
感谢精彩分享,昨天追到半夜,为李沧东和刘亚仁惋惜
感谢分享,这几天每天上班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你的小站
辛苦了!每天跟着你的日记!
陀螺辛苦啦!!!
非常感谢详尽的内容分享和个体感受!辛苦!
陀螺是可爱的人(*¯︶¯*)
感谢豆瓣,感谢陀螺。
感谢陀螺的分享!哈哈恭喜是枝喜提金棕榈!
感谢陀螺!
日本社会家庭很适合是枝裕和,或者说这样的社会催生了是枝裕和,日本的贫困是那种看不见的贫困,很多人会选择视而不见,然后是枝裕和站出来了
谢谢你的分享!!!大家都是热爱电影,喜爱戛纳电影的人!
谢谢陀螺坚持不懈的报道!
期待明年的报道!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