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中国丛林展——刘鼎《在丛林中》系列对谈
关于“在‘丛林’里”
在展览中以“对谈”的形式作为参展作品,与展览的组织者、部分艺术家和批评家以展览为起点,展开对于创作、展览、艺术生态和评判系统的讨论,是出于对思考的信念。这件作品不以“物品”的形式出现,而以“思考”“想法”的形式出现和伴随在展览之中。“对谈”不对外开放,这场讨论不是为了讨论而发起的讨论,它所相信和尊重的是有针对性的、小范围的、深入的、诚实的、不加修饰的、有价值的交流、激发和思考,而不依托于广泛层面的传播途径。它与这个展览、与展览所希望呈现和讨论的艺术生态是相关的,它首先参与了展览,也不否认它所依存的生态,它所希望推动的是一种对于态度和批判性的精神的珍视。这个系列对谈也是一种“自我组织”的形式,虽然它发生在一个展览的语境之中,但是它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内容具备了自主和独立的性质。
录音正在整理之中···
在展览中以“对谈”的形式作为参展作品,与展览的组织者、部分艺术家和批评家以展览为起点,展开对于创作、展览、艺术生态和评判系统的讨论,是出于对思考的信念。这件作品不以“物品”的形式出现,而以“思考”“想法”的形式出现和伴随在展览之中。“对谈”不对外开放,这场讨论不是为了讨论而发起的讨论,它所相信和尊重的是有针对性的、小范围的、深入的、诚实的、不加修饰的、有价值的交流、激发和思考,而不依托于广泛层面的传播途径。它与这个展览、与展览所希望呈现和讨论的艺术生态是相关的,它首先参与了展览,也不否认它所依存的生态,它所希望推动的是一种对于态度和批判性的精神的珍视。这个系列对谈也是一种“自我组织”的形式,虽然它发生在一个展览的语境之中,但是它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内容具备了自主和独立的性质。
![]() |
第一次对谈——与孙宁、陈海涛 |
![]() |
第二次对谈——与青年艺术家鄢醒 |
录音正在整理之中···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