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中国建筑界的大事儿,一件让我更清楚认识中国的事儿

其他 创作
范文兵 发表于:
20120315-网易新闻>评论频道>专业控
原文是一篇一时兴起写就的博客《当然是好事儿!但要看清楚!》 后网易因此约稿,改名为《如何看中国人获建筑界"诺贝尔奖"》 此处是给网易的原稿,网易发表时,标题及内容有调整。 ------------------------------------------------------------------ 最近,在被圈外大众普遍以为是盖房子、浇水泥,而实际是介于文理之间,艺术、工程双肩挑,圈内人自诩“艺术家+工程师”的中国建筑学界,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业余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Prizker Architecture Prize)。 该奖是由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以拥有知名品牌凯悦酒店(Hyatt Hotels)的普利兹克家族于1979年发起。奖项的评选程序和奖金设置,参考了诺贝尔奖,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奖项之一。历年来的获奖者,多为世界建筑界重要角色,因此,第一个中国公民获得此奖,在圈内引起的巨大反响,完全可以想象。 这几天,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周边充满了圈内人各种议论、乃至争辩,我这里记下一些感想,不仅希望与圈内,也希望与圈外朋友分享。因为我以为,首先,建筑绝不是小圈子内部的事情,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其次,这个事件中很多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的反应,本质上并无太多差异,反倒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当下中国现实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一些集体性格。 (一)王澍获奖,是一件及时的好事儿。 特别是对于中国文化当下的现实,特别是对于中国当下的年轻人,特别是对于中国当下大众对建筑界的认知状况。 这一判断基于三个前提:1)中国文化在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化面前,骨子里是不自信的;2)中国人是一个集体从众的民族;3)老百姓不了解,也没机会去了解建筑界。 西方人的赞扬,特别是来自已被神化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奖赏,加上在最后阶段,王澍击败了三名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英国的著名建筑师,这对提振当下中国文化自信心,提振经过近二十年巨大建设,仍然不是很自信的中国建筑界来说,具有强心剂作用。 年轻人需要榜样。王的获奖,以及他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各类故事(比如硕士答辩没通过,比如一些藐视权威的言论,比如有几年专心读书不做设计不赚钱),对启迪中国年轻人反思自己的教育,反思权威(包括王本人),反思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坚持什么,保持专业热情,保持专业和人生的高要求,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借此获奖和宣传,可以帮助大众认识到,建筑学原来可以包含着那么多艺术、人文内涵,建筑和历史产生对话的方式,不是只有世博会中国馆那样的官派气势,也有小桥流水的文人模样,促进了解、丰富口味、拓宽眼界、增强对本土建筑师的信心,多好! (二)王澍获奖,我以为他“正确”地承担得起。 普利兹克奖评委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专业趣味,或“政治正确”,或实际利益考量,或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力,包括我基本不信,但每次出事时中国人总是念念不忘的阴谋论,选王,我以为都没有问题,是一个正确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 这个由富商资助的建筑奖,其实是有清晰评选标准的——即倾向于将“建筑”看作“艺术品”,同时,关注在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平衡与选择。纵观它的获奖者及其作品,大致能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大部分是选择普世建筑语言用得好,并有所创新的建筑师,少部分选择带有地域风格的建筑师。前者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或者可以这么说,正是西方造就了今天建筑界的普世语言,后者则多来自发展中国家。 我的一个工程技术类行业的朋友听说此事后看了相关网页,跟我说:这个人(指王)真是一副艺术家腔调。这话其实挺准确!我以为王的作品,的确很明显地带有“纯艺术”倾向,他本质上是“(回)避(现)实”、“(想象)历史”、“单纯的”,他的建筑语言清晰而有“地域特色”,他的获奖,完全符合普利兹克奖的倾向与标准。1980年第二届普利兹克奖选出的墨西哥建筑师巴拉干(Barragán),其作品倾向与王类似——清晰的“异域情调”,同时又是现代建筑语言做基本语言——最容易理解,也最政治正确。 所以,我认为我们没必要争论王获奖是否够格,这是一个伪问题。作为一个奖项,只要评委通过,程序合理,他就够格。纠缠在这上面,只能说明,我们太神话这个奖项,原因一是来自中国人心理深处的“最(唯一)”与“比(高低)”意识,一是来自对“诺贝尔奖”长久以来的迷思,因此会认为普利兹克是一个“最佳、最高”标准,王只要有问题,就觉此奖放水。我的观点是,在涉及人文、艺术领域的相关专业,没有“最(唯一)”,几个重要奖项之间,主要是差异,而非差距。即使是诺贝尔奖,在某些科学领域,专业内部的单项奖,其实更有含金量。 (三)王澍获奖,他个人的思考、努力和坚持,肯定是最重要因素。 我挺讨厌看到各种阴谋论、大腿论。我相信机遇对一个人的关键作用,但我更相信,仅就某专业领域而言,一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近20年前,第一次在《建筑师》杂志上看到王描述他在美院的那个展馆,再然后是他家的装修,一直到上海的顶层画廊,这些作品都让我眼睛一亮,很明显显示出与当时众人不太一样的追求和坚持。这么多年过来,他始终如一的坚持和付出,以及用功,相信大家都看得到。 所以,很多国人也别激动,这个基本是他自己的事情。如果作为一个个人,你常常会因为别家某个人成功,而由于自己在某个集体单位上跟该人有联系(比如学校、民族、国家……),而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乃至产生“其实我也可以的”幻觉,这种感受恰恰证明了,你不可能在某一个大一统语言中,保持清醒,坚持个性,同时承担相应压力,进而获得“王澍式”的成功。这其实就是个悖论。 另外我还陆续看到,对成功充满渴望的中国人,开始用专业或非专业眼光总结王成功“窍门”准备复制:比如有说“完成度不重要”,只要有思想、想法才最重要;比如有说,要混圈子,要混脸熟……还有将王的奋斗过程,演绎成“知音版”魔幻天才成功传奇:什么天降大任、天赋超群……这在当今中国这个急功近利的国度里,出现这些东西我都不惊讶,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只相信这样一个基本常识——有多大的成功(就我们这个神奇国度里,我只敢说就某个专业的成功而言),背后的艰辛、寂寞、勤奋、痛苦,就有多大。 (四)王澍获奖,并不说明他一直在进步。 [remark=24] [/remark]以我亲身体验过的几个王的建筑来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第一期,世博会藤头案例馆,其空间意向、材料控制、整体氛围创造,都让我印象深刻、赞叹不已。但中国美院二期,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失控状态,虽然设计者解释说是为了打破如此规模一个人一次性设计与建造的感觉,但是,最终效果不是有机、而是杂乱。而让普利兹克奖评委赞叹的宁波博物馆,我也实在不能苟同,太“表现化”、“符号化”了。 [remark=25] [/remark]我认为王的设计,近几年来有这样的趋势——越来越视觉化地处理材料,越来越“形式化”地处理空间。这挺让人担心,好不容易出现的“以现代建筑语汇转译传统空间、建造、基地”的一些让人兴奋的东西,会消失掉,会和“中国馆”式的符号化道路,越走越近。我已经看到,有些专业工作者(年轻人、中年人)在津津有味地讨论王是将传统与现代如何结合,这种语言,真是危险,那种“想象中的传统”,何等不真实地脆弱与虚幻! (五)王澍获奖,与中国建筑界的现实状态关系不大 1980年,巴拉干以地域情调浓重的作品获奖后,墨西哥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引起国际建筑界关注的建筑师,而反观2010年获奖的日本建筑师组合SANAA作品,你看不到具象的“日本传统特色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普世、同时又有“日本(现代)味道”的抽象表达,从1987年第一个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获奖到今天,日本建筑设计的水平,举世公认普遍很高。由此看来,一个具有鲜明地域(传统)情调的建筑师获奖,在一个大部分建筑师必须采用普世语言,才能跟当代经济、技术相匹配的从业背景下,属于孤例,与平均水平无关。 另外我以为,无论王是否获奖,他代表的,其实是建筑设计众多路径中回避现实的一条“纯艺术化”路径。当然,我们无法要求建筑设计承担太多社会责任,但是,作为一个要耗费大量资金、人力,供很多人使用,在城市、乡村中会明显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建筑设计,我很难将“纯艺术化”路径视为一个国家建筑设计的主线来认定。 我们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太多,城市的、建筑的、体制的、教育的……,每个现实问题,其实都有可能转化成为真正具有中国当代特色的建筑方式。而这种方式,肯定不是普利兹克奖评委那样背景的人容易读懂、那样的评奖标准会承认的,但恰恰是我们时代、我们百姓急需的。在这一系列重要方向上,台湾建筑师明显比大陆建筑师做得好,他们有专注于宜兰一地、推动宜兰各种利益调和、促进宜兰城乡有意味场所产生的黄声远,有为农民造房子的“人道主义建筑师”谢英俊。在大陆,直面现实努力探索,同时又保有高质量作品的建筑师,我只看到成都的刘家琨在孤军奋战,这真让人遗憾。 ------------------------------------------------------------------- 豆瓣日记同名文章地址 新浪博客同名文章地址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范文兵,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2-03-16 02:43:40
無為
2012-03-16 00:40:11 無為

真知卓(有意的)見。
一個木桶能乘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桶板,而非最長的木桶板決定的。

默默
2012-03-16 17:59:52 默默

mark一下,稍后看

🌨
2012-03-16 20:20:04 🌨

m

初九
2012-03-16 22:27:15 初九 (一个人,在路上。)

螺丝钉
2012-03-17 23:24:40 螺丝钉 (俱往矣)

m

麦小楼
2012-03-19 19:18:44 麦小楼 (我是一只半吊子)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