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买房情结

杂文 创作
吴晓波 发表于:
FT中文网2010年6月22日
房地产难题,今天困扰中国。上自政府,下到八零后,莫不为之烦恼。个中原因可谓千头万绪,今天只说一条,那就是工商资本的投机化。 我当年搞田野调查,到了徽南农村,看到无数高檐大宅,富丽辉煌,无比惊诧。在震惊之余,我却被一个问题给缠绕住了:这些大宅子的主人当年都是在淮扬一带显赫非常的盐商、茶商,贩盐卖茶在明清两代是最为暴利的产业――因为需要政府的牌照,相当于专卖的性质,那么为什么这些盐商茶商不把钱拿去扩大再生产,却要把银子运回偏僻的老家,盖这些好看不中用的大宅子,买一大块产出效率很低的红壤地? 有人解释说,这是中国人叶落归根的传统,是显耀乡里的宗族思想在作怪。我不以为然,说来商人都是没国界的,只要有钱赚,连国家都未必认,何况乡里了。 又有一回,重读《史记》,我被司马迁的土地观给迷住了。在中国的史家中,司马公是最重视商业的一位,在《史记》中有专门的《货殖列传》讲到先秦和汉初的几个大商贾,后来史家的历代史书中都有《食货志》,是几乎已经看不到商贾的名字了,一代不如一代,用在这个例子上非常恰当。司马迁把“富裕”分成三种,本富、末富和奸富,本富就是靠农田致富,末富就是以工商致富,所谓“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可是司马公接着又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绢文不如移市门。” 这就奇怪了。既然农田为“本富”,可是为什么赚钱却比不上“末富”,如果大家都去追求“本富”,不是明摆着会吃大亏乎?好,接着司马公给出了第三个结论――这也可以被看成是“理财建议”,他说,“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跑到商海中尽情扑腾,大把赚钱,然后回头去买房子和田地,用房子和田地把赚来的钱牢牢守住。 现在很多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中国的房价不就是这样被炒起来的吗?民众的烦恼不正是因此而生吗? 然而,批判归批判,事实却比冰还冷。历史学家李剑农在《先秦两汉经济史稿》中说,“司马迁之观念如是,秦汉间大多数人士之观念亦如是,甚至于由秦汉以至于今日,中国大多数人之理念,尚未能大异于是也。因此一切士农工商的活动,最后以取得大量土地而成富为目的。” 李先生写这段文字是在1950年代中期,又半个世纪过去了,规律还是规律。 人们肯定还会问,为什么大家从高赢利的工商业赚了钱,偏偏要再转投到低赢利的土地中呢?司马迁其实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我来点破最后的秘密吧。因为中国的治国者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他们最早明白工商业比农业更能敛聚财富,所以早早的就把这些产业收归国有化。这个有多早呢?说出来吓你一跳,早在公元前770年,齐国的管仲就把盐业和铁业收归国营化,那时候,欧洲的铁器还没有普及,美洲还在猎人头玩。从此以后,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只要是能赚钱的工商业,国家无不收归国营,从盐铁,到茶酒,到漕运,到对外贸易,到矿山铁路,到银行电信,现在,我们还有一个部门叫国资委,专管此事。 当国家把工商业控制住后,私人资本在其中的角色就很微妙了,人人都知道那里的钱比农业多,可是谁也不敢往大里玩,因为千年以来的教训告诉大家,你搞得稍微大一点,一定会与“国家利益”冲突,一博弈,要么灭家要么抄产。我曾经算过一个数字,以用途最为广泛的铁器工坊为例,从先秦到晚清,最大规模的私人企业不过千人,2000年间规模几乎没有扩大过 法国的年鉴派史家布罗代尔在他的著作中就曾经写道,无论中国还是伊斯兰教社会,政府的权力太大了,使富有的非统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因而,最成功的商人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是――在哪里再投资他们的利润。他最后说,“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 正因此,司马迁的第三段话就如幽灵般的出现了:大凡在工商业中赚了钱的,马上转身去购买土地,是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言论至此,读者应该明白,在千年中国,土地其实不是由泥巴构成的,它是一种“类货币”,是资产阶层逃避政府力量的一个避险性工具。 回头说到今天,中国房价为什么日见日高?除了城市化运动、地方财政被土地绑架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正是,近年以来,大量工商业资本汹汹涌进地产业,企业家阶层因“国进民退”对实业产生厌倦,投机心理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房产税的征收或是加大土地供应量,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解决之道何在?那就是以市场化的改革,活跃工商业经济,让工商资本留在工商领域。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吴晓波,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484人
最后更新 2013-05-02 10:25:20
trismile
2010-08-31 12:58:10 trismile (乐笑欢)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果然不一样

乐冲城
2010-08-31 13:11:33 乐冲城

有点意思

玛特
2010-08-31 15:44:55 玛特 (赠人玫瑰,手有余刺。)

但土地、房产同样面临被征收的威胁

Bear
2010-08-31 15:46:39 Bear (-_-|||)

有点意思

lullaby
2010-08-31 16:07:33 lullaby (岁月如歌。。。)

如今的年代真正的避险工具应该是移民8。资产外流才是ZF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2sin18°
2010-08-31 16:20:35 2sin18°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同意ls,真正的避险工具是移民

一点一下一空
2010-08-31 16:37:37 一点一下一空 (自己)

他们最早明白工商业比农业更能敛聚财富,所以早早的就把这些产业收归国有化。这句话是精华,哪个能控制命脉,哪个就国有。

我独行
2010-08-31 16:48:57 我独行 (南无观世音菩萨。)

精华是只有占有资源,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才可守本,富以延年。

Mr.七明
2010-08-31 16:53:46 Mr.七明 (人面不知何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最终结论就是不可能解决的!

dark_mary
2010-08-31 17:15:10 dark_mary (life's always moving on)

官商不分,钱权合谋,岂不更安全

弗兰克尔
2010-08-31 17:25:38 弗兰克尔 (缘起性空 不常不断)

国进民退
是此理

沈尼可
2010-08-31 17:26:47 沈尼可 (我过上了想过的生活)

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

葱白这句

lokoR
2010-08-31 18:16:27 lokoR (半人前)

感觉有点道理

小孩爱霍金
2010-08-31 19:06:52 小孩爱霍金 (只有山不曾远离)

家有“恒产”的观念根深蒂固,改变起来很难。诸多制度的不合理更加剧了这种观念。

[已注销]
2010-08-31 19:20:30 [已注销]

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

河布
2010-08-31 19:31:39 河布 (不因言废人 不因人废言)

解决之道何在? 市场化就够了?

Joyce
2010-08-31 20:00:58 Joyce (主啊为何我总是沉浸在俗物之中)

法国的年鉴派史家布罗代尔在他的著作中就曾经写道,无论中国还是伊斯兰教社会,政府的权力太大了,使富有的非统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因而,最成功的商人面临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是――在哪里再投资他们的利润。他最后说,“中国商人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

人造天堂
2010-08-31 20:08:13 人造天堂 (我心有猛虎嗅蔷薇)

吴记变复读机啦,除了民企比窦娥还冤,能念点别的嘛。

中国语境中的民企和西方语境中的完全是两回事。西方现代民企内外都基于契约,产权向社会开放。

而中国民企,直到今天为止,以家族企业为主,产权的封闭性超过国企。从诞生起就是纳贡体制的一环。自官得之,自官失之,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已注销]
2010-08-31 20:19:28 [已注销]

中国的治国者是全世界智商最高的人

可笑

covering
2010-09-01 08:23:24 covering (you yixie shangxin)

有几个有钱人读过史记?

墨墨
2010-09-01 11:02:38 墨墨 (出世寻真我,入世谋安全)

中[[国[[的税赋是世界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大量收取的财富并没有很好分配,每年为贪腐和低效率工作所花费的成本甚巨,而教育与基础建设方面多为面子工程,垄断行业和地产行业阻碍中产阶级的崛起,特权阶层和早期投机分子收敛的财富将稳稳地流向官二代和富二代,学历再高再勤奋也只是为他们打工。Z F 的公*务*员招收的是一些刚出校门迷茫的考试机器,因为他们没有与5、60后竞争的实力,真正对社会深刻了解并有鲜明政治理念的老鸟被排除在公门之外。

买房问题只是冰山一角,由公*权*不平衡发展出来的社会问题会不断涌现出来,我不知道除了拼命努力争取移民还有什么前途而言。。

moop
2010-09-01 11:53:39 moop

十年一轮回的收割,这才是兲chao治理经济的最高纲领

上海堡垒|以眼泪淋花吧
2010-09-03 12:19:05 上海堡垒|以眼泪淋花吧 (keep calm)

难道房产土地就不会被收割?被强拆的笑了

白马啸西
2010-09-13 06:18:14 白马啸西

吴晓波书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工商资本的投机化~

snow
2010-09-30 15:40:10 snow

说的有道理。中国人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求的一个深层原因也是因为总是感觉不安全,没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白鹇
2010-10-02 12:11:24 白鹇

晓波先生微言大义,中国房价高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在电信、石油、煤炭等“关系国家安全,必须国有”的行业的垄断。

Leo蓝盈盈的天
2010-10-02 15:46:35 Leo蓝盈盈的天

实业领域的不自由、不公平,必然导致民营资本的逃离,投资市场涌入大笔资金已是必然。

过眼
2010-10-04 18:51:58 过眼 (如果豆瓣没了)

道理很简单,做工商业赚的钱,还不如炒房,商人都是逐利的。现实中有初期创业者向银行借贷创业资金,往往取一部分先购置房产。

freefish
2010-10-05 22:18:09 freefish (回忆儿时清晨的露珠···)

看来以晓波先生的这篇工商业资本的工商投资渠道不畅,进而投机土地房产的行为来回应谢国忠先生预言房价到顶,房产泡沫将破灭的预言正好啊,可是似乎一切都还是那样,80后背上的那几座大山还在一点一点的变大、变壮···

断句
2010-10-06 23:11:13 断句 (谱,只能看,不能靠。)

當巨大的國家機器啟動,微小到單一的百姓聲音當然被機器噪音所湮滅。
任何事都必須為政治服務,這是最高指導原則。
無論如何,你絕難以相信政府的基本盤有多穩固。

雖然我打不過你,但我會加入你。

沒有國,哪有家?相信中國!

Zerpong
2010-10-08 10:07:25 Zerpong

说到底还是有钱人的钱没有用武之地,政权的卑劣在于以强权制衡为幌子用以谋求自身的利益。前日陈光标先生的"慈善宣言"很令人折服,但说到底,中国是个搞不起慈善的国家,受人口和体制的影响,慈善其实是个无底洞。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由来已久,中国现在仅仅是为了撑撑门面而已。

Gingko
2010-10-16 08:20:54 Gingko (憨憨想去做名小翻译~~~)

有点意思

与思考者同行
2010-10-16 11:15:21 与思考者同行

其实中国的情况和晓波先生所言极其类似,但是史记几千年下来有些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有些已经成为尘封往事随风而去。现在中国的情况是多方面的复合体。一方面,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觉得房子是一个根本,没有房子就是虚无缥缈的的日子,所以勒紧裤腰带要有自己的房产,这是中国至今千百年的老思想。另外,如今中国人口超过13亿是美国乃至欧洲的数十倍。而国内人对土地的向往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另外国家对土地的政策是当做一个聚宝盆来对待,我估计我们8个增站点的部分,土地占了多少这很难说清楚吧。加上如今国内商业的情况日趋恶劣,一个企业家辛辛苦苦一年来利润竟然到不了一座房子的增值。结果大量热钱流进这个房地产来,而我们也不用担心他们会赔钱,因为银行只要看到你有土地房产,恨不得把钱塞到你口袋里。结果整个产业链完全的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恶性链接,但是又很牢固,有人说很快要泡沫破灭。但是这个机会很难,或者说他会持续时间很长后才破灭。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原因才是我们现在目前的情况。

Alec
2010-11-03 14:00:10 Alec (咳嗽咳到尿失禁)

@幸运草:面对一个与民争利的政府,要么成为政府的一分子,要么逃离这个政府统治。而成为政府的一份子毕竟是少数人才有的能力,即使成为政府一份子的那部分人也常常缺乏安全感。于是,那么多高官,那么多富商移民他乡也就可以理解了。常常在想,挤不出去的国人,是否就意味着一辈子的悲哀。

知北游
2010-11-15 02:27:19 知北游 (We can not run from who we are)

吴先生的结论其实和朗咸平是一样的,都是因为投资环境恶化或预期恶化而导致的投机保利行为而使房价上涨

肉包子
2010-12-18 11:14:52 肉包子

土地又何尝不是可以被肆意征收的呢?

贝壳太瘦
2010-12-26 21:31:54 贝壳太瘦 (农村外出务工者)

有根源,有药方,好文。

[已注销]
2011-02-14 20:22:01 [已注销]

好文~看后让人又有了新的理解~

wang710
2011-03-29 15:06:17 wang710

多多聆听

橙子
2011-03-31 11:14:34 橙子 (就这样吧)

恩,有点意思

橙子
2011-04-01 14:51:35 橙子 (就这样吧)

让工商资本留在工商领域就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怕是民族血脉里还继承了另外一种思想,那就是凡是能赚大钱的工商业,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工商业,就应该由国家控制,才有益于长治久安。于是,这就死循环了。抑或,找个不具有民族血脉的主持国家?这事儿估计是中国人必不能答应的。有点扯远了,但无论如何,血脉、民族文化中的影响,应该算是根儿上的问题了。能解决?!我坐等结果。

jksharer
2011-06-03 21:39:31 jksharer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这个思路很有新意

一支小烟枪
2011-06-09 09:04:43 一支小烟枪 (因循不觉韶光换)

今天的视角来看确实是这样

奴役之路
2011-06-10 10:17:15 奴役之路

规律就是规律, 在中国的体制不变更的前提下, 这种规律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多看史书有好处, 读史以鉴今啊!
不过我对文中铁器在中国的普及有点异议, 印象中欧洲的铁器时代起始是早于中国的, 欧洲是大约公元前10世纪, 而中国是大约前6世纪.

fantasy
2011-07-03 11:52:40 fantasy

历史再重复,但世人还是看不懂

阿德
2011-07-03 17:03:56 阿德

将徽商重置业、中国人重土地财富,与当期的房地产泡沫联系到一起,不敢苟同。如果说当前的国进民退使得民营企业从实体经济中退出,其最后的出路也不会是徽商那样回家造房子,而是通过各种手段移民和转移财富到其他国家。这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硬拉到一起有些牵强。

logos
2011-07-08 14:51:26 logos (Long long way to learn)

原因有很多,政府是主要的,没有大量的贷款根本无法推高房地产,房地产业的利润是很大的,导致制造业等产业的资金大量流入具有短期获利的房地产,民众更加没有好的投资对象,除了刚性需求,只能选择房地产增值保值——也就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abcdefgh
2011-07-17 17:39:55 abcdefgh (乌不三的宴席)

说抑商那里挺合理~~

WOO
2011-07-29 14:29:52 WOO (androgyny)

其实 就是非统治层的金钱积累 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
统统流向了 房产了

680318
2011-08-06 18:17:07 680318

今天看了一些文章,联想到郭德纲的一个访谈,得出一个结论:从古至今,人们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条道理,几条规律。时代的变迁,只是那些道理和规律的作用下,在新的背景下发生的同样类型、按照同样规律运转的故事。就像郭德纲的相声,主角从民国的总统变成了美国的总统,笑点还是在那里。
看了杨澜对哈佛大学校长的采访,校长惊叹于19世纪中叶前任校长对当时世界的担心,知识分子不论在哪个时代,总是觉得所处的时代前所未有的激烈矛盾冲突,处在剧变的前夕。
司马迁几千年前所归纳总结的哲理,依然可以分析今天的社会!

嘟嘟侠
2011-09-02 19:22:14 嘟嘟侠 (S.A.M)

只有国企才可以上五百强。

不停业
2011-09-09 22:59:19 不停业 (多读书多看报,少吃零食,晚睡觉)

有一点不明白额 。。。。若果真的是所有赚钱的行业都收归国有,那么为什么国家在30年前愿意放开外贸这个赚钱的行业呢?
我很鼠目啦。。。所以外贸在我眼里还是赚一点的。。

老马还是老马
2012-05-23 22:25:08 老马还是老马 (7年)

有一点不明白额 。。。。若果真的是所有赚钱的行业都收归国有,那么为什么国家在30年前愿意放开外贸这个赚钱的行业呢?
我很鼠目啦。。。所以外贸在我眼里还是赚一点的。
======================================
三十年前国家开放了很多行业,包括吃喝拉撒的各行各业,30年之前这些如果私人去做都是“投机倒把罪”,30年前开放的原因是国营单位赔钱已经赔到社会经济无以为继的地步。现在的所谓央企国企N百强,不过是在吃这30年间发展起来的私营经济的红利而已,吃完了,就该又一轮改革了。

锋记墨尖
2012-09-18 11:21:45 锋记墨尖 (匍匐前进)

最终大家选择背井离乡。

nwxk
2013-02-24 16:41:00 nwxk

"企业家阶层因为国进民退对实业产生厌倦...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房产税的征收还是加大土地供应量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讲得好,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事出有妖
2013-03-14 14:38:56 事出有妖 (这辈子,努力地懂自己。)

其实总是有些尴尬,我们总在别人的控制中做着别人想做的事。

骑着天鹅看海
2015-12-27 14:42:00 骑着天鹅看海 (寻找黄金时代)

新时代的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