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毕业论文的排版模板制作

非文学 创作
薛笛 发表于:
CSDN网站
论文模板的元素演示 又到一年毕业时,又到了面对让我焦头烂额的论文的时候了。由于毕业论文大概要写70-120页,如果之前只是码字,最后再集中排版虽然也不失为一种写作方式,但使我还是习惯在之前做足准备工作。原因是毕业论文不同于普通的文章,其格式有很多繁琐设定和要求,例如页面设置、页眉页脚、自动化目录、题注、索引,自动化的章节编号....,如果能够将这些动作先完成,相信对写作也有很多好处。 得到候捷老师《Word排版艺术》的启发,我也决定写一些有关硕士毕业论文排版方面的问题,把我正在用的各种排版细节贴出来给大家共享,尽管每个学校的排版要求不尽相同,但是希望各位能够有所启发就好。 1 对于“节”和奇偶页的说明 由于论文的正文部分是双面打印,所以章节的起始应该放到奇数页,这样不但可以与页眉的内容相吻合,还可以让观者在每读到新 的一章时都会从右手边另起一页。做到这一点需要让每一章独立成节,稍显麻烦,不过幸好毕业论文一般也没多少章?。 在页面设置里要设置“奇数页和偶数页不同” ,奇数页的页眉内容是章标题,偶数页的页眉内容是“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然,只有一页的节的页眉内容就是该页中所包含的章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为了设置奇偶页的需要,我们将正文分为若干“节” ,我们应该保证正文部分的页码是顺序的阿拉伯数字,而不是一到新的一节就重新编号。只需要在“页脚工具栏>设置页码格式>页码编排”中选中序前节”即可。 2 各种格式的快捷键定义(定义在本文档中) !我的正文=Alt+Z 我的题注样式 = Alt+T 章标题(标题1) = Alt+1 各节一级标题(标题2)= Alt+2 各节二级标题(标题3)= Alt+3 各节三级标题(标题4)= Alt+4 “!入目录章标题”没有快捷键,它的目的是不让被渲染的标题被自动编号,而“!不入目录章标”是为了那些不需要加入目录的标题(如像“目录”这样不想放入目录的标题)准备的。“妙用小格式P171)”指的是《Word排版艺术》171页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所用到的格式。 3 字体的一般规定 论文必须用宋体打印。正文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2号黑体,各节的一级题序及标题用小3号黑体,各节的 二级题序及标题用4号黑体,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款项均采用小4号黑体;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 4 其他有用元素的格式定义 4.1 题注

图 4 1功率与距离对应值 Fig.4-1 The relation between power and distance (注意:由于这里题注是自动编号,所以第二个英文题注就不能自动插入了,否则数字就会继续增加,所以这里只能Dirty Work了 ,等论文完成之后再手动加入) 表格的题注和这里大同小异,就不再赘述了。 4.2 交叉引用 引用第3篇文献[3],引用第2篇文献[2],以上可以看到[3]和[2]分别以超链接的方式引用了参考文献部分中的第3篇和第2篇(按住Ctrl,在鼠标单击引用即可到达文献所在位置)。事实上,参考文献部分的条目是用“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构建的,而对文献的引用是“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得到的,也只有将文献条目编号,才能在交叉引用的界面中找到。

图 4 2交叉引用与项目编号之间的联系 下面如果我们将第二个参考文献删除,将产生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参考文献条目编号,由于采用了“项目符号与编号”的方式自 4.3 关于页眉中字符下面的直线的设置

图 4 3 页眉下方的直线的设置 如果页眉中有文字,则页眉样式默认规定文字下方有一个普通的直线(当然通过设置我们也可以取消这个直线),而黑龙江大学论 文打印稿需要如上图所示的样子的直线,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只需要在页眉格式的边框和底纹中找到相应的直线图例就好了。 而将上图所示的上细下粗的直线改回来也很容易:只需要按照图 2 4的指示修改一下页眉样式的边框和底纹中的直线样式即可。需 要说明的是在图 2 4中所示的“更新以匹配选择”的选项,原本在“格式和样式”中显示的页眉样式是缺省的,在点选了这个选项 之后,所显示的页眉样式就被更新为正在编辑的页眉样式,否则我们做的改动也不能影响当前的直线样式。

图 4 4 设置页眉的底线样式(底纹和边框) 4.4 程序代码: 用一个文本框(插入>文本框)框起来的Courier New字体的代码 typedef struct metadata { uint16_t time;// 发送时间 uint16_t power;// 发送功率 uint16_t freq;// 发送频率 } metadata_t; 动产生编号,所以原本的3号参考文献自动变成2号。第二,在引用上右键菜单中选择“更新域”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本指向3号文献的交叉引用变成了[2],而原本指向2号文献的交叉引用则变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此外,我们还可以在上图的“引用类型”中选择各种我们需要引用的元素类型,例如图 4 2就是一个对上图的引用。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薛笛,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2-05-28 12: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