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所睡过的青年旅舍们

散文 创作
齐栋 发表于:
《现代家庭》忘了哪期了
那些年,我所睡过的青年旅舍们 1. 作为一个经常在路上晃荡的“不靠谱青年”,各种廉价并且有意思的青年旅舍,自然逃不过我的法眼。这些年走南闯北,爬雪山过草原纵横四海快意江湖的背后,如果没有这些青年旅舍所带来的快乐,恐怕这些行走也会变得残缺、甚至乏善可陈起来。青年旅舍有如此不可思议的魔力么?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跟着我来回忆下,那些年——被我所睡过的青年旅舍们,看看它们到底值不值得让我大书特书。也许,下一个躺在这些青旅被窝里的人就是你。 在进入回忆的漩涡之前,请允许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青旅的“概念”。所谓的“国际青年旅舍”,狭义范围内是指1932年在英国成立的国际青年旅舍联盟(INTERNATIONAL YOUTH HOSTEL FEDERATION,简称IYHF)。在联盟旗下不管是地区政府还是私人经营的旅舍,均为正宗的国际青年旅舍。广义范围下,通常所说的青年旅舍,是指具有“国际青旅理念”的各种旅舍、客栈,它们不一定具备官方的资质,但其文化内涵与IYHF的国际青旅一脉相承。 2. 啰嗦了一圈,可能您还是对青旅这个概念一知半解。不过这不打紧,继续跟着我的回忆溜达好了。话说我第一次邂逅青旅,是06年在宁波的“李宅国际青年旅舍”。这是一家属于联盟旗下的青旅,对它的初次印象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真的是离火车站好近啊!”由于入住时已经将近深夜,我一面摸着黑一面小心翼翼地找到男生四人间属于自己的床位,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眠,或许是你所经历的任何事情之“第一次”,都让人心情很难放轻松吧。 第二天早上醒来,打量着这个设施简易的、宛若大学寝室的青旅四人房间,一种轻松愉悦夹杂着新奇的感觉浮了上来。起床,在李宅院子里四处逛了逛,才发现这家青旅古色古香中,别有洞天。由于当天我要急着赶往渔山岛露营,也错过了和李宅多待一会儿的机会。这“第一次”的确有些草草了事,不过应该承认这让我对青旅留有了一个相当不错印象。虽然当时可能我对青旅理念的理解还有所偏差,或者说更多的仅仅是对30元廉价的床位住宿费用以及穷游方式的一种认可和向往而已。 3. 但毫无疑问的是,一扇崭新的大门被我打开了,从此各路青旅开始肆无忌惮地成为我旅行中的亲密伴侣。也总有一些青旅不知不觉在自己内心中悄然占据了一个位置,比如08年睡过的青岛凯越国际青年旅舍,就是一家让我真心喜欢的青旅。当我迷失在“蜘蛛巢城”一般的青岛老城区时,当年魔幻似的老教堂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今天的国际青年旅舍,凯越就这样在震撼中登场了。走在旅舍的木头地板上,清脆的脚步声散发着慵懒而又怀旧的质感,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文艺底蕴和情怀。 凯越的美好当然不仅仅在于布尔乔亚的虚浮,正如徒有其表的青旅永远只能徘徊在孤独中一样。青旅区别于宾馆、酒店的最大不同正是在于她的内在,那种互助式的、环保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及背后的自由、独立精神。这些在凯越身上表现为,她的前台笑起来永远不会像宾馆酒店前台那样充满职业性与脸谱化,而是随意自然并且会和你拉家常。她的员工有很多都是类似志愿者的义工,很多都是在校学生,热爱旅行热爱生活。她的客人以世界各地的背包客、驴友为主,当然这其中年轻人居多,他们去过很多地方,但永远保持着一分从容、安宁和对这个星球如孩童般的纯真。年龄?年龄都是浮云,青旅从来不会因为年龄而拒绝一个人,它或许只会在顽皮的时侯质疑一下你的格调罢了。 4. 我在凯越足足住了1个礼拜。青岛基本上只消三天就逛的不想再逛了,剩下的日子几乎都腻在凯越里。我住的房间是男女混住式的多人间,这是一个只有在青旅才能遇到的“福利”。与普通酒店的单人间、标间相比,多人间一直是青旅的特色之一。多人间一般分4人间、6人间、8人间,通常也会按性别分为男生多人间和女生多人间。在这里,你住的是床位,不是房间。也正是因为这样,青旅才成为天下背包客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的地方。 凯越除了传统的男生间和女生间外,还拥有男女混住的多人间。当然,这种混间也不是只有凯越独有,相当多的青旅也都设有了混住多人间。由于混间的“特殊性”,一般青旅工作人员会尊重每个客人的意愿,才会将其安排入住。我所住的6人混间是个不折不扣的“多国部队”,我上铺是一个20来岁的以色列女孩,对面则住着一个据说只有17岁的哈萨克斯坦男生。还有一个烟台籍的女生,在青岛上班便长期住在了凯越里。剩下来的是两位台湾老哥,拜经济危机所赐光荣失业,索性来大陆游玩一番。经过几天的朝夕相处,我和台湾同胞都深感彼此相见恨晚,临别之际再三不舍,约定将来路上再会。 5. 随着这几年旅游业的深度开发,越多越多的人听说青旅是个好地方,便“慕名而来”,结果却带着一番不满悻悻而归。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青旅的理念。他们或许被青旅相对廉价的价格吸引而来,却又冀望青旅提供酒店宾馆式的服务,因此可能产生了些许误解。说到硬件条件,说句实在话大多数青旅或许只能用“简陋”来形容,绝对无法提供星级酒店甚至快捷酒店那样的硬件设备。青旅也更主张“低碳、环保、可重复利用”,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电等等。只有了解并接受认可了这样的一种方式,你才能在青旅中找到更多你想要的快乐。 带着这样让更多身边朋友了解青旅的目的,我也主动做了一些推广青旅的普及性工作。09年到10年,我所在的一个足球游戏论坛组织了几次聚会活动,地点都放在北京。考虑到天南地北网友都需要住宿,我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将住宿和聚会地点都放在了青旅的想法。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也都觉得十分靠谱。最终经过考察,我们选择了位于西四一条胡同里的青旅——莲花旅舍。这是一家别具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式青旅,更完美的是它拥有一间硕大的酒吧式内厅,非常适合一群人在里面聊天、喝酒、看球、三国杀。那几次聚会均举行的相当成功,甚至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虽然莲舍的多人间也十分简陋,让其中一些可能从没尝试过青旅模式的朋友感到稍微有些别扭,但很快地他们都被青旅所提供地相互交流并且畅所欲言、自由清新的气场所感染,彻底迷恋上了青旅文化。在多人间,一群人嘻嘻哈哈吹牛皮的感觉,都让他们仿佛回到了美好的大学时光,感慨着yesterday once more的真实发生。 6. 如果说莲舍带给我的全是美好。那么在路上的无数日日夜夜里,所能留存的这种美好,就更加屡见不鲜了。 阳朔并不是一个让我特别喜欢的地方,但“阳朔老班长国际青年旅舍”却是个让我打心眼儿里爱上的一个地方。这里有一个温暖的大厅,和脸上永远挂着笑容的义工们,还有一票在这里相濡以沫的朋友们。老班长的前台小姑娘们那可真的没话说了。开个玩笑说,假如有一天我要开一家青旅的话,一定要想尽办法去挖几个那里的人。这些年走南闯北,见惯了太多对国人表情木然对洋人卑躬屈膝的青旅前台,到了老班长这一切全都不复存在,个个热情洋溢地让你忘却了身在异乡。 云南大理的驼峰,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家青旅。印象之一是它实在太难找了,快把古城翻了个遍才好不容易找到。至于最好的印象,还是来自于它特殊的“文艺气质”。一大票文艺青年、流浪歌手还有外国老嬉皮们隐匿至此。睡在我下铺的小赵,是个每天在人民路博爱路路口唱歌的流浪歌手。我曾亲自在他唱歌的时侯看到有姑娘上前问他要qq号,并且拍着他的肩膀说他唱许巍的歌比许巍唱的还要好听。 我睡过中国最北的青旅,大概就是美丽的冰城哈尔滨的卡兹国际青年旅舍了。在这里,我遇到了一对来自巴基斯坦和印度的背包客,摒弃民族矛盾坐在一起亲若兄弟地彼此畅谈,让人感慨不已。天下背包客是一家,也许没有青旅这种乌托邦一样的地方,这两个拥有相同肤色却因为所在国家政治原因相互敌视的普通人,就根本没有什么机会结识吧!这也让我对青旅的理念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体会。就像IYHF宪章上所说:“通过旅舍服务,鼓励各国青少年,尤其是那些条件有限的青年人,认识及关心大自然,发掘和欣赏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价值,关提倡在不分种族,国籍,肤色,宗教,性别,阶级和政见的旅舍活动中促进世界青年间的相互了解,进入促进世界和平。” 7. 到这里为止,这篇关于我所睡过青旅的小小总结,也行将结束。寥寥数笔,也无法全面勾勒和还原出当时心情,我也没有资格对青旅文化妄加概述和评判。我只是以一个热爱青旅的旅行者姿态,用最真实的内心去触摸这些所有美好的、一去不复返的日子,并且幻想它能够再一次重新来过。然而这终究还是不可能,正如我所睡过的青旅房间,如今正以当初欢迎自己的姿态,来欢迎着每一个入住的客人。我想这应该会让我感到满足和欣慰,与人分享正是青旅的理念之一。凯鲁亚克曾经说,他渴望一场伟大的背包革命,让全美国的年轻人,都背着背包前去远足。如今,这一盛况也许并不久远——至少有了青年旅舍,让这个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变得轻盈而从容起来。 tips: 什么样的人适合入住青旅? 理解和支持青旅文化的人,热爱旅游、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 我想入住青年旅舍,哪里预订? 可以去青旅官网预订。 国内:www.yhachina.com 国外:www.hihostels.com 青旅是会员制么?我没有会员卡能入住么? 会员制。没有特殊情况国内青旅都可以入住。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去任何一家青旅前台办理会员卡便万事OK了。 有很多不错的青旅并不在官网里? 是的,有些很好的青旅或者客栈并没有加盟IYHF,而IYHF旗下也总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青旅。所以也不能一味地迷信IYHF,要相信自己的慧眼、感觉以及网友们的推荐(当然枪文就算了)。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齐栋,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2-08-14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