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007 侵犯 (试发表)

作者:
王伟平
作品:
200个心理学核心概念 (其他 译作) 第7章 共7章
核心概念007 侵犯(Aggression)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侵犯(行为)长久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大多数心理学理论针对侵犯都提出了它们独特的解释。学者们用“侵犯”来描述各种差别很大的行为,从激烈争论、醉酒闹事到气急败坏地踢门、空中轰炸等不一而足,唯一的共同点是这些行为都涉及某种形式的实际或威胁性的暴力。所以“侵犯”这个词存在严重的概念或语言学上的问题。挫折—侵犯理论(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是解释侵犯行为著名的心理学理论(Dollard et al.,1939)——侵犯由挫折引起。在很多个案里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侵犯行为显然也可能根本与挫折无关。在动物行为学(ethology)里,动物的侵犯行为多种多样,与领地防卫、建立和维持社会等级制度、竞夺配偶、训练幼仔及捕食有关。所有这些侵犯行为在人类身上都能找到。此外,人类侵犯行为最危险的模式是“工具性”攻击。工具性攻击与一对一的身体打斗不同,而是包含了难以承受的高水平的唤醒,通常以一方屈服而终止,现代战争主要是以“工具性”的方法如远距离发射导弹来交战。而那些部署攻击的人则需要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低唤醒、冷静地注意、高度自律和持续地投入,如果对手想投降却很难让进攻方知道!攻击这个词误导人的第二个方面是用作名词时,给人以一种类似事物的实体或本源印象,如可能存在的“攻击本能”。攻击更应该理解成“形容词”或“副词”,指一种行为类型或模式。有些人具有攻击性的人格类型,比如,我们可能攻击性地做任何事,从剪枝到驾车到订餐等琐事。心理学和动物行为学无疑从多个层面阐明了攻击行为发生的方式、时间和原因,但攻击概念作为单一整体的心理学现象却很难根除。最后要警惕的一点是心理学家可能受到诱惑对本应从社会学层面解释的攻击行为给出了心理学的解释。这会让那些掌握社会政治权力的人摆脱罪责。有时人们发生攻击行为只是为了遵守社会规范。再而,如果面临生死抉择,要么搏斗求生存,要么放弃搏斗必然因懦弱而被射杀,这种“攻击”在人们决定采取第一选择时并没有明显的心理上的作用。最近的研究集中在女孩的攻击、青少年攻击、体育运动中的攻击和团体间攻击。
© 版权声明:
本译作版权属于译者王伟平,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 上一章  |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