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白鹭上青天?——上海的鹳形目鸟类讲座
分享人:【小草】
记录人:【j乙】
2015年5月24日,“自然笔记”与“勺嘴鹬在中国”两个科学组织共同举办的博物讲座“‘一行’白鹭上青天?——上海的鹳形目鸟类”在上海图书馆展开,一行30多人浩浩荡荡展开了一场“圆桌会议”。
讲座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缘起“‘一行’白鹭上青天?”
2. 鹳形目特征
3. 具体科目
4. 环志和人鸟冲突问题
1. 缘起“‘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切的一切起源于那句著名的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依小草老师多年经验,貌似没看过,只有鹭鸟起飞的照片,只有牛背鹭,或许是经历太少?且听如下细细道来,一起走进鹳形目的大家族。
2. 鹳形目特征
1) “鹭鸟”三长:喙、颈、腿
2)鹳形目与和其他涉禽(鹳形目、鹤形目和鸻形目按照生态类群统称为“涉禽”类)的区别:形态、食性、繁殖、物候。
鹭在上海,主要是属于夏候鸟;鹬在上海,主要是春秋过陆;鹤在上海,越冬。
3)脖子弯曲
大型涉禽基本伸脖子飞,而鹭类基本弯着脖子飞。
鹭类脖子弯曲吃食类似于人跳跃先深蹲。
4)特殊结构:包括栉和清洁用的粉䎃。
比如摸鹦鹉时候,手上沾染了白粉,其实是先端脱落的粉䎃,类似于小孩的虱子粉,一年四季生长,清洁用。因此虽在水边,鹭鸟几乎不洗澡(频率很少)。
5) 鹭类尾巴短
3. 具体科目
鹳形目分为鹭科16种,鹳科2种及䴉科4种。接下来一一细看。
1)鹭科:
夜鹭边飞边叫gua、 gua,飞得十层楼高。
夜鹭,一种让人难受的动物:曾经,小草老师在华师大林子拍鸟时候,保安师傅给了几只鸟养。发现是3只小夜鹭,小的一个夭折了,大的回去买鱼喂养。这些还好,但是,但是,夜鹭晚上总会叫,“gua”、“gua”、“gua”。于是某天,隔壁商学院翻墙过来,说,知道你们是生物系,但我们要考研啊啊啊。后来还是一直养到夜鹭自己能站,能啄食物,之前是趴着的。当然是阳台一片……(你懂的)。整件事情说起来,救助鸟不是简单的事情,还要考虑周围人的反应。鸟如果从鸟窝掉下来,就这样吧,能放回去就放回去,不用救即是命了。
前辈说,它们大部分因为常见,所以会被大众当成鹤类。
顾名思义,即是站在牛背上的鹭鸟,经常站在牛背上跟着牛吃东西。到了现代,与时俱进跟着拖拉机(铁牛)吃东西。鹭与人亲近,为了吃容易么?它们喜欢偏干的环境,更喜欢两栖类、虫。
不同过渡色,牛背鹭和白鹭的区别在于脖子短、短粗嘴。
“强盗”一枚,喜欢抢食物,平时不合群。
重头戏来了,一群白鹭逼近,你能分辨吗?剪头所指分别是什么鹭?
答案揭晓:小白鹭、中白鹭、黄嘴白鹭和大白鹭。
黄嘴白鹭:脚短一点,矮腿白鹭。
黄嘴白鹭的嘴不总是黄色的,白鹭的嘴总是黑色的。
黄嘴白鹭,岛民。海岛繁殖,上海海边能见到;脚趾黄。
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他则数量众多。
真心没见过“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迁徙中的白鹭。
飞得低主因是天气不好。因此,阴天毛毛雨时候,海边多见迁徙鸟。
由上右图可见,涉禽一般腿下半边没毛,以免被弄湿。
中白鹭,嘴变黑,脚黑色,胸前背后有蓑羽、装饰羽(如翠鸟,死亡后颜色会褪)、婚羽( 炫耀用)
大白鹭,长脖子。
大麻鳽声音低沉,传得远。自以为你看不到我。
非常自信,以为你看不到我。
这是曾经在烧掉的一片芦苇中,还是自信地认为你还是看不到我,就是这么傻这么天真。
黄苇鳽,十分裤,即长毛到脚。
江湾极限公园上的何以可见。
栗苇鳽,不如黄苇鳽容易见到。
一次险遭车祸,车停正中央,而这只紫背苇鳽蹲在一旁的水管旁。或许鳽类的通病是自以为藏得好。好自信啊。
这是最近刚出炉的照片,新鲜热乎。
黑苇鳽经常一闪而过,上海亦有。
2)鹳科
东方白鹳的幼雏,喙上面的卵齿,用来顶开壳。
3) 䴉科
黑脸琵鹭成鸟,有马尾辫,成鸟嘴有印痕,喜欢“浑水”摸鱼
4. 环志和人鸟冲突问题
1)环志
环志作为研究鸟类迁徙路线繁殖的一种方法,通过给野生鸟类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欢、翅环等。
黑脸琵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步调查在冬天进行比较稳定。同步调查包括集中越冬地、零散游荡区等。
2) 人鸟冲突 - 天屎路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处树林到处是鸟窝,于是到处是鸟粪,其实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在鸟没下蛋前就毁窝。
3) 人鸟冲突 - 机场鸟击
在虹桥机场两边,经常会有鸟儿飞过, 因为一边是鸟窝,一边是鸟类觅食处。解决与这种冲突比较好的方式并不是高压水枪冲鸟窝,而是摧毁鸟类觅食处。它们吃的是昆虫,可以杀虫剂杀虫。
4) 防鸟网与捕鸟网
防鸟网能帮助一定程度上减少伤害,而捕鸟网细密,二者性质不同。
(照片除标注出处外,其余均来自主讲人“小草”老师)
......................................................【完】.............................................
编辑:云海
记录人:【j乙】
2015年5月24日,“自然笔记”与“勺嘴鹬在中国”两个科学组织共同举办的博物讲座“‘一行’白鹭上青天?——上海的鹳形目鸟类”在上海图书馆展开,一行30多人浩浩荡荡展开了一场“圆桌会议”。
![]() |
演讲现场的小草老师(photo by 猪大肠) |
![]() |
观鸟现场的小草老师 |
![]() |
现场“圆桌会议”(photo by 猪大肠) |
讲座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缘起“‘一行’白鹭上青天?”
2. 鹳形目特征
3. 具体科目
4. 环志和人鸟冲突问题
1. 缘起“‘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切的一切起源于那句著名的诗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依小草老师多年经验,貌似没看过,只有鹭鸟起飞的照片,只有牛背鹭,或许是经历太少?且听如下细细道来,一起走进鹳形目的大家族。
2. 鹳形目特征
1) “鹭鸟”三长:喙、颈、腿
![]() |
苍鹭 |
2)鹳形目与和其他涉禽(鹳形目、鹤形目和鸻形目按照生态类群统称为“涉禽”类)的区别:形态、食性、繁殖、物候。
鹭在上海,主要是属于夏候鸟;鹬在上海,主要是春秋过陆;鹤在上海,越冬。
![]() |
黄嘴白鹭、丹顶鹤、 黑翅长脚鹬 |
3)脖子弯曲
大型涉禽基本伸脖子飞,而鹭类基本弯着脖子飞。
鹭类脖子弯曲吃食类似于人跳跃先深蹲。
![]() |
伸脖子飞的丹顶鹤 |
![]() |
弯起来的脖子飞行的中白鹭和大白鹭 |
![]() |
直脖子飞的东方白鹳 |
![]() |
网络图片示意 |
![]() |
弹射颈X光图片(photo by 网络) |
4)特殊结构:包括栉和清洁用的粉䎃。
![]() |
粉䎃(左) 栉(右上)牛背鹭(右下) |
比如摸鹦鹉时候,手上沾染了白粉,其实是先端脱落的粉䎃,类似于小孩的虱子粉,一年四季生长,清洁用。因此虽在水边,鹭鸟几乎不洗澡(频率很少)。
5) 鹭类尾巴短
![]() |
绿鹭 |
3. 具体科目
鹳形目分为鹭科16种,鹳科2种及䴉科4种。接下来一一细看。
1)鹭科:
![]() |
夜鹭,夜行动物 |
![]() |
红外线拍摄的夜鹭图片 |
夜鹭边飞边叫gua、 gua,飞得十层楼高。
![]() |
夜鹭(雌鸟),亦有马尾辫 |
夜鹭,一种让人难受的动物:曾经,小草老师在华师大林子拍鸟时候,保安师傅给了几只鸟养。发现是3只小夜鹭,小的一个夭折了,大的回去买鱼喂养。这些还好,但是,但是,夜鹭晚上总会叫,“gua”、“gua”、“gua”。于是某天,隔壁商学院翻墙过来,说,知道你们是生物系,但我们要考研啊啊啊。后来还是一直养到夜鹭自己能站,能啄食物,之前是趴着的。当然是阳台一片……(你懂的)。整件事情说起来,救助鸟不是简单的事情,还要考虑周围人的反应。鸟如果从鸟窝掉下来,就这样吧,能放回去就放回去,不用救即是命了。
![]() |
苍鹭,冬候鸟(拍摄地点:上海) |
![]() |
苍鹭,幼鸟,颜色较浅 |
前辈说,它们大部分因为常见,所以会被大众当成鹤类。
![]() |
苍鹭 |
![]() |
草鹭/红桩,台湾亦称紫鹭 |
![]() |
草鹭 |
![]() |
草鹭,成鸟,脖子纹路明显 |
![]() |
牛背鹭 |
顾名思义,即是站在牛背上的鹭鸟,经常站在牛背上跟着牛吃东西。到了现代,与时俱进跟着拖拉机(铁牛)吃东西。鹭与人亲近,为了吃容易么?它们喜欢偏干的环境,更喜欢两栖类、虫。
![]() |
牛背鹭 |
不同过渡色,牛背鹭和白鹭的区别在于脖子短、短粗嘴。
![]() |
绿鹭/小鹭,钓鱼郎,夏候鸟 |
![]() |
池鹭 |
“强盗”一枚,喜欢抢食物,平时不合群。
![]() |
繁殖期的池鹭,脚呈现红色 |
重头戏来了,一群白鹭逼近,你能分辨吗?剪头所指分别是什么鹭?
![]() |
白鹭们(photo by 童文晓) |
答案揭晓:小白鹭、中白鹭、黄嘴白鹭和大白鹭。
![]() |
黄嘴白鹭&白鹭,马尾和丝带 |
黄嘴白鹭:脚短一点,矮腿白鹭。
黄嘴白鹭的嘴不总是黄色的,白鹭的嘴总是黑色的。
![]() |
黄嘴白鹭 |
![]() |
![]() |
黄嘴白鹭,岛民。海岛繁殖,上海海边能见到;脚趾黄。
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他则数量众多。
![]() |
白鹭 |
真心没见过“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迁徙中的白鹭。
飞得低主因是天气不好。因此,阴天毛毛雨时候,海边多见迁徙鸟。
![]() |
白鹭的成鸟&幼鸟 |
由上右图可见,涉禽一般腿下半边没毛,以免被弄湿。
![]() |
中白鹭,嘴的比例短 |
![]() |
中白鹭 |
中白鹭,嘴变黑,脚黑色,胸前背后有蓑羽、装饰羽(如翠鸟,死亡后颜色会褪)、婚羽( 炫耀用)
![]() |
大白鹭 |
大白鹭,长脖子。
![]() |
大白鹭 |
![]() |
大白鹭和中白鹭的嘴裂对比 |
![]() |
大麻鳽 |
大麻鳽声音低沉,传得远。自以为你看不到我。
![]() |
大麻鳽,冬候鸟 |
非常自信,以为你看不到我。
这是曾经在烧掉的一片芦苇中,还是自信地认为你还是看不到我,就是这么傻这么天真。
![]() |
黄苇鳽 |
![]() |
黄苇鳽 |
黄苇鳽,十分裤,即长毛到脚。
江湾极限公园上的何以可见。
栗苇鳽,不如黄苇鳽容易见到。
![]() |
栗苇鳽 |
![]() |
栗苇鳽 |
![]() |
紫背苇鳽 |
![]() |
紫背苇鳽(photo by 南京鸟友又注册了) |
一次险遭车祸,车停正中央,而这只紫背苇鳽蹲在一旁的水管旁。或许鳽类的通病是自以为藏得好。好自信啊。
![]() |
黑苇鳽 |
这是最近刚出炉的照片,新鲜热乎。
![]() |
黑苇鳽(photo by Jerry) |
黑苇鳽经常一闪而过,上海亦有。
2)鹳科
![]() |
东方白鹳 |
![]() |
东方白鹳的幼雏 |
东方白鹳的幼雏,喙上面的卵齿,用来顶开壳。
3) 䴉科
![]() |
白琵鹭(photo by heipee) |
![]() |
白琵鹭 |
![]() |
黑琵鹭 |
![]() |
黑脸琵鹭成鸟,有马尾辫,成鸟嘴有印痕,喜欢“浑水”摸鱼
4. 环志和人鸟冲突问题
1)环志
环志作为研究鸟类迁徙路线繁殖的一种方法,通过给野生鸟类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欢、翅环等。
![]() |
带有环志的黑脸琵鹭 |
![]() |
环志跟踪信息 |
![]() |
黑琵鹭的全球调查 |
黑脸琵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步调查在冬天进行比较稳定。同步调查包括集中越冬地、零散游荡区等。
2) 人鸟冲突 - 天屎路
![]() |
上海交通大学的树林 |
![]() |
上海交通大学的“天屎路” |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处树林到处是鸟窝,于是到处是鸟粪,其实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在鸟没下蛋前就毁窝。
3) 人鸟冲突 - 机场鸟击
![]() |
悲伤的鸟 |
在虹桥机场两边,经常会有鸟儿飞过, 因为一边是鸟窝,一边是鸟类觅食处。解决与这种冲突比较好的方式并不是高压水枪冲鸟窝,而是摧毁鸟类觅食处。它们吃的是昆虫,可以杀虫剂杀虫。
4) 防鸟网与捕鸟网
防鸟网能帮助一定程度上减少伤害,而捕鸟网细密,二者性质不同。
![]() |
被网缠住的鸟 |
![]() |
被网缠住的鸟 |
(照片除标注出处外,其余均来自主讲人“小草”老师)
......................................................【完】.............................................
编辑:云海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