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的脑洞】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6-12-07 11:26:46
野生动物研究者喜欢设置一种“自动触发式录像仪”。这种仪器在侦测到动静时,会自动开始录像——虽常录到吹落的树枝、好奇的村民、游荡的家畜之类,偶尔也能录到野生动物不受打扰时的自然样子。劳拉·基欧(Laura Kehoe)这次中了头彩。她设在一株树旁的仪器,录到了一只举止怪异的壮年雄性黑猩猩。 它走近大树,突然停步......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6-06-15 14:18:30
在博物馆工作七年之久,经常被别人问起每天的工作是什么,作为陈列部主任,我自然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做展览,我也这么答复别人的。但是我很清楚,做展览三个字远远不能解释清楚我工作的具体内容,而且听到我这个答案的人,也往往想了解更多做展览的工作细节。 也许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6-06-07 09:32:07
1. 上学居然不让带中国龙! 管理员:看到条例了吗?只能带猫头鹰、猫或者蟾蜍。 我:罗恩·韦斯莱就带了只老鼠啊。 管理员:你的宠物也是未注册的阿尼玛格斯吗? 我:……你们这是种族歧视! 管理员:没有歧视,西方龙也不许带。 我:可是我的龙会布雨耶。 管理员:这里是英国,谢谢。 2. 同学里有个日本小哥因为口音太...... (14回应)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6-04-21 10:43:35
【小编按】做学术的本质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也就是要甘为人梯、让后辈学者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中距离真理(如果有的话)更近一步;然而这决不代表我们可以无视知识产权,不尊重著作权的一切行为都与做学问的初衷相违背。所以如何处理文章中的引文和引用的观点?如何定义抄袭和引用?这是学者在进行知识生产之前需要首先...... (1回应)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6-03-04 08:50:36
在开罗,我们住在一幢老式建筑的一楼,这间公寓面积庞大,天花板很高,有三扇门通向外部。一扇通往大厅,另一扇通向小花园,第三扇则是专为萨伊德•艾哈迈德开的,他是我们小区的“扎巴林”,也就是阿拉伯语里的垃圾工。这扇门位于厨房,我们搬进公寓是在2012年初,当时房东告诉我可以随时将垃圾放在门外的防火梯上。没...... (3回应)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6-02-07 11:15:41
本文是对一位清朝老宫女的采访,文中的“她”就是指的老宫女。 旗下人有一种特殊性格,不够相当交情,是不会随随便便对你倾吐自己身世的。如果不识相,过分地询问,反而会认为你不懂礼貌,缺乏教养,从而会对你冷漠下去。用她自己的话说:“谁要是用‘审贼’的口气,让我一问一答,我根本就没闲工夫理他!”所以我从一开......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5-11-13 12:48:46
文:念念 有一天,你会遇到这样一个人,他为人随和,又略显神秘,他举止稳重,又不失亲和。他可能会很多种语言, 他肯定去过很多地方。他脑子里装满各种神话典故,告诉你为什么沿海信妈祖,东山信关公,他知道许多禁忌习俗。他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知道和什么人说什么话。 他说他渔村打过鱼,农村割过麦,可能菲律宾......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5-11-11 14:53:07
42街地铁站弹琴的小男孩
42街时代广场站,穿戴整齐的亚洲小男孩,条纹领带和黑白琴键遥相呼应。他手法娴熟,一气呵成。引得路人驻足惊叹。不管周围有多少赞美,他总是眉头紧锁,少年老成。在琴架前面,摆着他的专辑。在他身后,经常站着一个中年男子,向他投去严厉的目光。 同样是42街,123号线的等车站台,黑人,带礼帽,穿尖头皮鞋。吹萨克斯......

人类学的李小夫 2015-09-10 10:15:29
1942年,流亡美国的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到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家中拜访,顺道去看他一直感兴趣的夸扣特尔族木雕。博厄斯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年轻的、尚未成名的法国人类学家,并且给他讲了一个关于夸扣特尔族人的小故事。当他第一次带着一个夸扣特尔人来到纽约的时候,这位田野对象并没有对眼前起伏的街道、高耸的摩天大......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