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视频的制作原理(3)

其他 创作
马陌上 发表于:
《大众DV》
社会化视频的制作原理(3) 文/马陌上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阐明了社会化视频最重要的两条制作原理:一、互文性,二、社会性。现在,我将要试图阐明社会化视频的第三条制作原理:扁平性。如果说互文性与社会性共同建构了社会化视频的评论属性,并使其从传统的影像叙事逻辑中分野出来,那扁平性则是从美学角度让社会化视频获得与互文性、社会性相匹配的视觉规范。 一句话,社会化视频是拒绝景深的。这与院线电影试图在二维平面上创造令人震撼的立体效果以求对眼睛进行更大视觉欺骗的理路完全相反。事实上,现代绘画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有从具象到抽象、从透视到平面、从叙事到符号这一基本路径。而影像作为绘画的延伸,除了少有的一些先锋实验作品,绝大多数依旧在追逐立体与逼真,并试图让影像在景深基础上成为一种有意味的视觉形式,成像技术的更新迭代让这一拟真、甚至重建现实的野心不断加强。在这个路径中,我们遗忘了人类存在大脑这一器官的基本事实,并试图彻底驱逐它,让官能成为可供随意调取的神经素材。 嗯,这样说也许更为明白,传统影像建基于对大脑的悬置,使人在一种拟真现实中获得体验、震撼与陶醉——要想获致这样的效果,必须用影像建构一种真实或超真实的图景,画面中的每一个事物都服从于一种整体性目的,即取信于观众,让他们放弃质疑,完全相信这一切都是确凿无误的。除了尽力还原现实以达到这一目的外,建构一种深邃的景深从而让画面显得别具意味,引导观众去捕捉而不是怀疑,在此过程中,“生怕漏掉什么”这一好奇心取代了“这有什么意义”这一批判性思维,从而牢固地确立了所谓“第四面墙”,使得影像与观众被固化为偷窥、在场与见证这一虚假的现场性关系。尽管精湛的3D技术让飞出屏幕的刀和树叶令观众常常惊骇并不由自主地闪躲,但这依旧不能被认为是打破“第四面墙”的尝试,只是“墙”被推后了,观众从窗户外移身到了房间内——尽管如此身临其境,但观众依旧并未“参与”影像的建构。有时候我们试图让观众脑补主人公出画之后的情景,但这种微不足道的参与并不是为了打破第四面墙,而是被迫用来弥补影像叙事上的线性缺陷。更多的时候,我们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面墙,其手法包括但不限于不让演员与观众有任何语言与眼神上的交流,摄影机镜头作为观众的眼睛,从来是不允许演员直视的,这种所谓“客观视线”意味着电影是一个世界,观众是另一个世界,他们之间的鸿沟不但未被填平,反而益发深重。 社会化视频则相反,它致力于观众的深度参与,从而对“第四面墙”不屑一顾。事实上,因为观众获得了在观看时随时暂停、快进、回放等权利,所以第四面墙压根无法起到隔离观众与影像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名存实亡、早已坍塌。在这种状况下,画面的整一性与深邃感显得再无必要,这使得影像制作更为自由:情景喜剧中肆意添加的观众笑声,是社会化视频制作扁平性原理的前驱。说到这里,我们给出扁平性的第一个意思,那就是打破“第四面墙”,使得观众与表演真正在一个空间中。显然,这也是互文性与社会性的逻辑性结果。 另外,社会化视频的主要作用点是大脑,而不是官能,它没有义务为观众营造甚至建构一个完整世界,而是引导观众对这个完全已知的世界进行评价,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一种别具意味的形式显得毫无必要,也就是说,意味本身正在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信息传达上的准确与简明,要做到这一点,拒绝景深是必然要求,这也是扁平性的第二个意思。 扁平性的最后一个意思是,世界在影像中开始浓缩,而不是膨胀。当人类教育水平已几乎接近平齐、且在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层面并无太大分歧与盲点的今天,用一张蓝色的、画满黄色星星的床单表达宇宙,相信不会有人为此特别困惑。我的意思你也许已经明白,影像的高度象征化、甚至抽象化将是“抹平”世界的表意路径之一,在这方面,LOGO及VI识别系统已经做了很好的铺垫,不论基督教的十字还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斧头镰刀,他们已经共同为人类的符号库填充了太多的表意资源,并可供社会化视频调阅。其丰富性也许略有损耗,但可阐释性就此敞开,并据此为大脑参与观看过程提供了巨大可能。也就是说,影像调用的不再仅仅是官能,而是包括头脑在内的所有器官以及内化为人类经验的整个世界。 由此推断,社会化视频将充满思辨性,这显然大大突破了传统影像的表意范畴,也唯有如此,它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意义市场上获得主流表意手段的地位,不光如此,其对社会生活的组织与构建也必将仰仗于思辨性。这一点在《从DV到SV》一文中已予以深度阐述,不再赘言。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宣布,有了互文性、社会性、扁平性三大制作原理,社会化视频再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据此进行表意实践的媒介与工具。互文性向其敞开了资源挪用的无限可能性,社会性为其设定了价值,而扁平性则确立了一种美学规范与视觉伦理,基于此,社会化视频的定义也日渐丰满。人类所能开掘的叙事母题已经穷尽,所以希求原创这一作者思维早已不合时宜,从更宽广的层面来讲,当世界业已变成一则文本,不借助于互文性,还能有别的资源调用手法吗?这一点也在此前的研究文章中早已阐明。社会性更是毫无疑问,因为人类的组织形式早已由部落转变为国家、目前正由国家转变为社会,互联网加剧了这一进程,未来我们唯一能设想的生活便是社会生活,其自由程度取决于依据何种价值来组织,若继续如国家一样依据肤色、族群、文化、利益等组织,则显然并未达致自由的门庭,若依据兴趣组织,情况则大不一样,社会显然会变成一个又一个的俱乐部,这样,区隔人类的,不再是地理与空间意义上的边界,而是社会与生命意义上的角色,如此,社会生活与表演的界限将彻底消失,也就是说,我们不再需要通过他者来领会自我,因为自我即他者,看起来如此美妙,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将随之消失,共同归于一种无限流溢的宇宙精神。至于扁平性,它是人类开始用大脑而不是眼睛审美的表征,其意义毋庸赘言。 OK,今天就说到这里。 【马陌上,导演,社会化视频制作者,以梦为马(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 版权声明:
本作品版权属于作者马陌上,并受法律保护。除非作品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最后更新 2014-06-19 02: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