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桑的短篇作品 ( 全部 )

发表于:《都市快报》2012年11月7日
威廉·特雷弗,对我们来说也许还是陌生的名字。在年初浙江文艺出版出版他的短篇小说集《纸牌老千》时,汉语读者也许没有怎么关注过这个作家,尽管在这之前《世界文学》、《外国文艺》等刊物已经零星刊行了他的一些短篇小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将特雷弗急速地带入了我们的阅读视野,陆续推出特雷弗作品系列,包括最新的长篇小说《露西·高特的故事》、《爱情与夏天》和短篇集《雨后》。... (1回应)
发表于:《华夏时报》2012年10月
如果说,在灿若星辰的二十世纪西方小说家中,提起那些以简洁著称的大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想到海明威和卡佛,那么,在诗人的行列中,我们则会轻而易举地说出:毕晓普、拉金和米沃什,他们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拒绝繁复的神话,从而呈现出“某种完美的果敢”(美国女诗人玛丽安·摩尔对毕晓普的评论)。这个名单应该还可以变得更长,至少,199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
发表于:《书城》2011年4月号
达尼·拉费里埃(Dany Laferrière)的小说《还乡之谜》犹如一个神秘的仪式,召唤着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那“思乡的奴隶”。(略萨,《谎言中的真实》)乡愁似乎是一种过于普通的事物,但如何书写它却是一门艺术。《还乡之谜》既是小说,又是诗歌。在文体上,它是一部夹杂着散文片段的叙事长诗。但是,在精神上,它则是一部彻底的诗歌。小说的故事十分简单,缺乏引人入胜的情节:温泽·拉费里... (1回应)
爱情的废墟 (试发表)
2012-08-26 11:54:51
语言与记忆的存在,使人类经验总是被吸纳进虚构的黑洞,小说的诞生正是要为虚构世界赋予合法性。但是,虚构并非幻觉的尸体,相反,它具有自觉的生命力,其自身语义不断累加、聚合、膨胀,以至达到行将破裂的程度,于是具备了溢出自身的可能。小说洞察并凝聚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又不断地摧毁它,从而展示出超越的可能性。小说并不是复印纸、摄影机,它是一种生活的肌体中需要不断被分泌出...
发表于:《书城》,2011年1月号
我力图叙述人们从未读到过的故事。 ——鲍里斯·维昂 《岁月的泡沫》,一部从欢乐开始却以忧伤结束的书,小说的前半部分充满对爱情的渴望、甜蜜与愉悦,后半部分则被疾病与死亡带来的伤感、绝望所笼罩。鲍里斯·维昂(Boris Vian)的这部小说让人想起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在那个童话里,小美人鱼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爱情,化作了海面的泡沫。《岁月的泡沫》也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 (2回应)
超现实的相遇 (试发表)
2018-01-05 11:41:39
《相遇》里的米兰·昆德拉,依然是那个久违的小说家,一个将文学和艺术的本质讲述得越来越轻盈的小说家。在意大利,卡尔维诺曾经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向我们这个刚刚开始的千年建议,将轻盈(lightness)作为未来文学的首要价值;在法国,昆德拉也一如既往地推崇文学中的“轻盈”。将叙述从沉重的故事重力尤其从对现实的屈服中解放出来,为幽默、梦想辩护,这是昆德拉小说与随笔一.. (2回应)
2012-08-26 11:47:02
对于汉语世界来说,罗马尼亚小说家诺曼·马内阿(Norman Manea)是一名迟到者。2008年,国内由同一家出版社引进了三本马内阿著作:长篇小说《黑信封》、回忆录《流氓的归来》、评论集《论小丑》,马内阿正式来到汉语的内部。认识一个陌生人,最便捷的认知方式是贴标签:“流亡作家”、“反极权作家”、“比昆德拉更东欧的作家”,但这些标签触及的仅仅是马内阿的政治身份,而没有深入探究... (1回应)
胡桑
X:“与世界建立一种可靠而谦逊的关系。”
Y:生于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
  • 作者: 胡桑
  • 写作类型:散文/诗歌
  • 代表作: 《赋形者》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3
签名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 ( 779 )

  • hyacinth
  • 清流
  • hyper caffeine
  • As白桃
  • 知月结
  • 1/2
  • 背双肩包的坏猫
  • 割麦子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