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雄伟的散文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09年11月19日 散文 创作
秋风秋雨就已经愁煞世人了,何况初冬时降落的刀削一般的冷雨呢? 这个秋天里,辽西降雨无多,以至于在两个月里无法邂逅秋雨潇潇的韵致和风情。没有温柔,便见犀利。秋雨不下则已,一下便是刺刀般的冰冷、刺骨一样的疼痛。 昨日傍晚,顶着由冰晶组成的固体雨水,我骑着单车像一只失明的蝙蝠,仓惶地冲刺在下班的路上。我没有打伞,着实低估了冰雨的杀伤力。因为那颗颗小冰晶打在脸..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0年9月2日 散文 创作
我没有恋物癖,也不是时尚玩家,可当自己一款古旧的诺基亚3310手机频出故障、渐渐显出疲态和老态时,我还是感到一股突兀的悲凉和不知无措的茫然袭上心头。 是的,与它相处了七年——亲密无间的七年。白天别在腰间通个话儿,发个信儿,存个备忘;晚间就放在床头,第二天早上看个点儿……我不是商人和官人,业务量不大,可当我在它清脆的听筒里听到了妻子的牵挂、母爱的叮咛、女儿的调..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09年10月22日 散文 创作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民间的一句谚语,意思是头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夜如果是阴天,来年的正月十五元宵夜就会下雪。今年的八月十五我看见了明媚的、皎洁的、通透的月亮,可那是在云朵的穿梭中盼来的——天空中绸缎一样的云彩一会儿盖住月亮娇美的面庞一会儿又匆匆地飘过,让我看得好生焦急、好生激动——当灵巧的月亮冲破云彩的遮盖射出她清新的光束时,我开始莫名地..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1年4月12日 散文 创作
建国60年,收音机的变化不小。 我79年生人,三、四岁刚记事时最美好的回忆是一个月一个月的住在外婆家。因为外婆家那儿家家房檐底下都有一个正方形的大盒子,初一看我以为是鸟窝,还是姨奶家的小舅解释得好:那是有线广播的接收机,俗称“匣子”。是啊,匣子真神奇,要不里面怎么总有悠扬的音乐传出来呢?那时我最爱听的曲子叫《莫愁》,《每周一歌》专栏一天放三遍…… 1984年,爸..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09年8月27日 散文 创作
总有三只壁虎来我的纱窗上漫步。不声不响、不知不觉,它们一家三口按自己的节奏静止、运动、吞食。多数的时间里,它们是在蹲点,静待猎物的光临。一旦有飞蛾落在窗户上,壁虎们便以闪电般的速度迅疾蹿到飞蛾的身旁,伸出舌头将其裹牢,然后再一动不动地(身体),一口一口地(嘴巴)咀嚼、享用这顿大餐……我在酷热的夏夜没事时就观赏壁虎们的优美舞步与骇人的、高超的捕猎功夫。我欣赏..
发表于 《朝阳广播电视报》2009年4月17日 散文 创作
9年前久仰海子的大名,继而买了他的一本诗集。我是先买他好友西川的诗集的,仅因为后者的价钱较前者的便宜些,另外海子诗集里有一首诗的名字很刺耳《生殖》,那时的我还处在静如处子的状态,这么前卫和生猛的思想还有些不适。所以,我忍痛放弃了海子的那本诗集。那时我的脑海里以为海子也是那样一个诗人:靠出卖下半身来写作,像三流诗人一样用脏话和晦涩的话写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
发表于 《辽沈晚报》2012年8月23日 散文 创作
有人说,新社会的中国是阴盛阳衰,新时期的中国妇女有文化有职业,男人能做的她们都能做,男人不能做的她们还能做,过于强势,以至于让越来越多的中国男人男人味越来越淡,男人腔渐行渐远,关东大汉子越来越像上海小男人。 其实,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男性的社会责任有所减少、社会负担有所减轻的表现。家有贤妻,贤妻赚钱不比户主少,女人也顶半边天了,不再围着锅台转了,不..
发表于 《朝阳广播电视报》2008年7月23日 散文 创作
感谢伟大的教育决策者,让我们中国的孩子可以有两个至少表面上还算漫长的假期可过。尤其是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这帮孩子,他们没赶上补课广告满天飞的狂热岁月,错过了文化禁欲的错乱风云,他们的灵魂和身体在暑假里是最自由的、最没有忧虑的、最能长见识的:在河里嬉戏着摸鱼、在山上忘情地偷果、在收音里听单田芳盘点武林大事、在盒式录音带的伴奏下排解青春的苦闷,也可...
发表于 《朝阳日报》2010年8月26日 散文 创作
最爱听苏芮的老歌《酒干倘卖无》。因为这是一曲父亲的赞歌(在闽南语里,“酒干倘卖无”就是父亲的意思),唱出了许多当儿女的人心中对父亲的感受和感恩。 如果说母爱给人以温暖,父爱则给人以力量。当你遭遇挫折、一蹶不振时,母亲给予你的是同情的泪水;父亲则会打你一个凶狠的巴掌,激你奋发、促你雪耻。 我是家中独子,自小父亲对我就倾注了所能给予的所有的爱。现在的小孩儿...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09年7月2日 散文 创作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在我们中国人的潜意识里,“三天三夜”一直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因而无比耐人寻味的民间语汇和文化概念。古典小说中,“谁谁谁与谁谁谁大战三百合”这句词儿是说书人的口头禅,也是我们幼时的文化佐料;现代社会,虽说我们在温吞水中混日子,但也有以“三天三夜”的名义宣扬个人享乐主义和颓废精神的人,张惠妹不是唱过一首《三天三夜》吗?一遍又一遍地被那些秀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