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音乐独家访谈 ┃大象体操:很希望找到我们独一无二的声音
采写_芷伊
随着新专《角度》内地巡演的展开,三个台湾90后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内地乐迷了解“数学摇滚(Math Rock)”的概念,以及“大象体操”这样别具画面感的乐团名字。
在维基百科上,“数学摇滚”的解释就是大象体操的吉他手张凯翔翻译的——
“一种实验性的摇滚风格,80年代后期萌芽于美国。”
“它的特点是,编曲复杂,常使用不规则开始或停顿,不自然节拍结构等。”
“一般摇滚乐都以4/4拍作歌曲结构,而数学摇滚则频繁使用不对称节拍,比如7/8拍,11/8拍,13/8拍;或于歌曲中交错换拍,比如歌曲中的乐段从9/8拍,转换至8/8拍,再转换至6/8拍;或在同一首乐曲中,鼓采用3/4拍,吉他采用4/4拍,贝斯(低音吉他)采用3/4拍,却让每样乐器于不同音轨上‘对在一起’。”
“因其结构复杂如数学运算,称之数学摇滚。”
这支成立仅两年的乐团以此为主打风格。
为了让不熟悉他们的人有更直观的理解,他们为自己命名“大象体操”——数学摇滚的编曲中,复杂对位和流畅性要求有着如同体操一般的高难度;采用声音相对低沉的贝斯为主要带领乐器,搭配吉他和鼓,所以自比厚重的“大象”。这次《角度》巡演的文案就是“跳体操的大象,庞大的身躯踏著轻快的舞步,来到你面前。”
脑补一下体操运动员置换成大象的场景,即便没有听过作品,也很难忘记他们。从传媒理论来说,他们有意识地做了相当成功的品牌形象营销。“Math Rock”和“Bass -driven”两个标签让他们在人头涌涌的独立音乐圈内占得一方有待开掘的田地。事实上,他们的想法也行之有效。首次来到内地,几个月前才开通微博帐号的他们,目前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相当引人注目。
他们还有另一个标签却是无意识印上的,便是正刚好的青春。
大象体操的巡演影像中,贝斯手张凯婷最能说明这种属于青春的气场——与阿Sa有几分相似的娃娃脸,闭着眼,光着脚,大幅度地俯仰摇摆,漂亮的齐肩发反射着彩灯的光泽,随着怀中贝斯的律动飞扬,沁着汗水,动感而投入。
台湾独立音乐人黄玠对他们的评价是,“精准丰富的编曲不用说,难得的是在复杂的架构下还有着强大的情绪,那个情绪就是热情。”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委,前21CN音乐频道主编彭俊明看完演出后,直觉那是“青春的狠劲”。
对此他们集体自谦“其实我们没那么厉害。”贝斯手凯婷更直言“职业贝斯手一定会觉得我在台上破绽百出!”但他们在每一站确实都是“百分之百豁出去”地表演。即便前辈们的指教是“只出七分力,留着三分力休息和保持每场一致的水准”。他们的宣传也不可谓不拼。在广州站演出的第二天晚上,他们接受了采访,而半个小时前他们刚在电台录完节目,第二天一早又要跑出去拍宣传照。此后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四站的演出是接连着的四天,内地巡演之后他们还计划了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行程。
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正好到了想法多多的时候,作为乐手,他们热烈期待着表达自己。从最开始的乐团定位,到首张EP《平衡》的制作,他们一直试图从不同角度寻找和呈现理想中“独一无二的声音”。这让他们在两年间收获了诸多肯定,2012年StreetVoice年度最佳新团, “巨兽摇滚”、“简单生活节”、“大港开唱”等台湾大型音乐节的演出机会,林宥嘉《口的形状》编曲邀请等等。现在,他们制作首张录音室专辑《角度》时又有了更多新鲜创意。但随着暑假之后贝斯手张凯婷进入大四毕业年,吉他手张凯翔和鼓手涂嘉钦也要开始服兵役,大象体操将休团至少一年。这让他们的发展面临无法避免的界点,多了很多可能性,畅想交加顾虑。此时的发片和巡演也因此多了校园Farewell的仪式意味。架构、活力与思考都正刚好的一支乐团,蓄势待发又充满未知,所有这些东西模糊地混杂出大象体操如今在舞台上的风景。
他们将来是否能找到独一无二的声音还未可知,但是这次的亚洲巡演完成后,他们至少会描绘出一段独一无二的青春。大象音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里,采访他们在新专《角度》中的概念设计,对于音乐和未来更多的想法,以及他们的成长,探索这样一道独特风景。
《角度》“我们没那么害怕去挑战既有的框架”
对大象体操来说,这次内地的巡演没能用上环形舞台是有些可惜的事,因为做环形舞台能让观众有更多视角可以选择,恰好直观地感受新专《角度》的概念。但他们的巡演海报和专辑封面都暗藏了“角度”的玄机——海报上的“角度”二字颇有立体感,一个凸起一个凹下,但从不同角度看,凸起和凹下的字又会不同;专辑封面像是一颗小宝石浮在大宝石之上,又像是一角凹进的四方体。对视觉艺术也有偏好的他们,希望借用这种“错视”效果表达: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看,会有不同面貌。
《角度》中10首歌的歌名与“角度”似乎都没什么联系,但在音乐的设计和制作上处处契合着这一中心构思。
大象音乐:这次的新专辑《角度》中加入了很多新鲜元素。比如一些新的配器,在《身体》、《序》里凯翔的钢琴、《序》里凯婷的直笛,和嘉钦在《日常的航道》的前段用电子节拍取代真鼓。
大象体操: 对,我们找了猛虎巧克力的主唱郑宜农,写了华语歌《白日》,自己有唱一首没有歌词的歌,还邀请了巴奈用原住民的语言来合作,再有是加入了一些新的乐器,目的就是希望去凸显音乐的不同角度。
《角度》这张专辑在讲的概念是,每一个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事情,很多时候甚至会产生冲突。有的人会选择逃避,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去试图让更多的讨论产生,创造更多的可能和想象。
不同人拥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语言,或者不同的立场,但是他们是不是都能够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一起面对未来的挫折,这是我们在思考的事情。
大象音乐:从EP《平衡》到《角度》,你们希望让听众感受到你们怎样的成长?
大象体操:《平衡》里面每首歌的速度会很抢,《角度》里面每首歌的节奏我们都有刻意去想应该要怎么样,另外是加入很多新的乐器,它会更有层次。
《角度》相对《平衡》,篇幅会更长,我们会去在意里面的叙事,就是让一张专辑像一本小说一样,每一首歌作为一个不同的章节,彼此间有叙事上的关系。一般的流行音乐,两首歌之间肯定会隔两秒,但《角度》中歌与歌之间几乎是没有空间的,这一首歌的开头,跟上一首歌结尾鼓点收起来的地方,是一样的。曲序的编排我们也有特别考虑过,比如《头》跟《身体》这两首歌的关联性就更强。
大象音乐:这次新专中给《灯》、《银河》、《头•身体》专门做了MV,里面有些有趣的地方。比如说《头•身体》MV找了现代舞舞者来合作,她们在你们一些巡演站点的表演很受关注。里面的舞蹈动作和重复出现的推餐桌的设计,是你们的idea吗?希望表达什么呢?
大象体操:有一支我们很喜欢的日本乐团叫“东京事变”,他们的一些MV里是加入舞蹈的,我们看到之后非常喜欢这种结合方式。我们写《头》和《身体》这两首歌的时候,很自然就想到了在MV中让它们跟舞蹈结合。
有时候我们的脑袋如果太想要身体去做某件事情,太过勉强它,它就会生病反抗。头和身体是必须要连在一起的,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两者。把这两首歌合在一起,就有些像在探讨头跟身体的关联。这是我们的想法。
我们拍MV的方式是共同创作,我们音乐是一方,导演是一方,舞者也是一方,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跟舞者一起讨论,但也尊重她们自己的想象。在舞者的想象中,她们一个扮演头,一个扮演身体,然后她们的动作表现出来就是两边在对抗。(推餐桌的设计是为了表现头跟身体的沟通出现了矛盾?)大致是这样。
大象音乐:巴奈在《天鹅》这首歌里有一段“开场白“,说的是什么意思?
大象体操:那是台湾原住民的母语古调,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就像我们在唱“啦啦啦,啦啦啦”。但那是他们会在祭典上唱的旋律,还是有很深远的意义,旋律、节奏、速度都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实际上,《天鹅》里面除了加入原住民音乐,我们还加入了一段古典乐的旋律,借用的那首歌叫做“天鹅”,我们就用这个命名了。
大象音乐:这次做了有歌词的《白日》之后,还有没有打算做更多有歌词的歌?
大象体操:我们会呀。跟不同类型的歌手合作,尝试不同的创作,都会带来很大的乐趣。我们其实没有把自己定得太死。我们跟“透明杂志”主唱洪申豪合作过《夜洋风景》,这次又跟郑宜农合作,又找了巴奈,包括之前跟宥嘉合作,每一次都有完全不同的世界。
下一步还想找嘻哈歌手一起写歌,这次跟舞者的合作非常好,所以我们想跟更多的艺术家合作。跨界合作在数字摇滚圈其实也很常见,有非常多的可能让我们去想象。
我们没有那么害怕去挑战一个既有的框架,和大家既有的喜好。我们愿意去沟通,去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尝试新的音乐类型时,)我们会想,我们提供这样子的音乐,说不定你们也会觉得喜欢。
运气与土壤“从小都是我们自己决定要怎么样”
“我们练曲很懒”,“破绽百出”,大象体操在自我评价中直言不讳自身的各种问题。但他们在这样的年纪已然走了足够远的路。“别的大学生才组团两年都不能来到这边。”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运气。
这次内地巡演的负责人夏琳就是大象体操在排练室里“巧遇”回来的。夏琳曾经在《城市画报》参与“荒岛音乐会”的操办,在其他大大小小的音乐节中也“干了很多年”,不少做乐团的前辈都告诉他们“做演出,找夏琳呀”。他们没想到之前完全不熟悉的夏琳会在他们一番自荐“搭讪”后爽快地答应帮忙,并且从安排宣传到找演出场地,从早到晚各种费心。
在宣传物料上,大象体操也有贵人相助。台湾知名乐评人林猫王为他们写了侧标(一般是在专辑左边或底边附加的一张宣传用纸,印有专辑封面图、宣传文案和标价等),目前推出的《灯》《银河》《头•身体》三支MV也是亮点。比如MV导演李彥勳在《灯》里营造出类似“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氛围,大象体操由尖帽子士兵们用灯笼带路,领观众进入深夜里张灯结彩的意识丛林中游走,满眼都闪烁着复古糖果色。这与旋律的俏皮奇幻搭配得天衣无缝,又出乎人意料。纯音乐作品有这样的具象诠释不能不说是锦上添花。基于李彥勳对大象体操作品的理解,现在他们各站巡演的录像也都是李彥勳团队跟进的。
说起来,与李彥勳的深交也是大象体操认为很走运、“很神奇的事“。但偶然之中更有必然。相遇相知相助的火花背后总有着情怀的培养和碰撞,一切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大象音乐:你们是怎么找到帮你们拍MV的李彥勳导演?
大象体操•吉他手张凯翔:我自己是广电专业,平时也会接拍片子。有一次帮一个乐团拍影像作品,摄影师因为接到更大的案子跑掉了,我那天就很落寞,跑去看表演,然后去厕所尿尿的时候发现李彥勳在旁边。
我们有很多共同认识的好友,就聊起来了。李彥勳跟我说,你干嘛这么不爽,表演很难看是不是?我就说,没有,我摄影师跑掉了。他就说,要不然我帮你拍。我说好啊,但是没有钱。他说,没关系,没钱也拍吖。
他就这样救了我一命,我跟他的关系从此很深,我们会觉得把影像作品交给他是一件很放心的事情。
大象音乐:李导当时为什么答应免费帮忙拍作品?后来帮大象体操拍了MV,对大象体操是什么印象?(邮件问答)
李彥勳:当时很直觉地就提出:如果不嫌弃,你们的影像就交给我吧。这是很单纯的台湾人情味吧。
我跟他们认识的时候,还没有大象体操。他们有好多梦想理想,要拍片要组团要办音乐祭要搞教学,多到听的人都以为他们在开玩笑。但他们不停地实现这些想法,在用力实践时追求突破,这样的热血态度,让我觉得自己和他们有些相似,所以就搭上他们的船一起玩。
大象音乐:夏琳这次帮你们准备演出和宣传都很费心,你们是怎么找到夏琳的?
夏琳:他们搭讪我!当时我就是去台湾玩,坐在一个Studio的沙发上,他们就过来了。
大象体操:对,我们早就听说过夏琳,她来那天我们正好在附近,就赶紧过去抓住她。当时她就像现在这样坐在沙发上,也是像这样不停玩手机。后来我们发现,她这样玩手机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
夏琳:我第一次听到他们的音乐就觉得很特别,跟别的摇滚乐团节奏不一样,好音乐值得去推广。而且相处下来,觉得他们人很好。好人好音乐,应该帮啦!
大象音乐:在台湾的独立音乐圈子里,像你们这样大学在读,非音乐专业但又在玩团的多吗?他们也发片和巡演吗?
大象体操•吉他手张凯翔:其实真的还蛮多的,比如说我(国立政治大学)就有一个学弟的团叫做“巨大的轰鸣”。因为在台湾的环境,教授有时很鼓励你去创作。像我本身是学媒体的,拿乐团的(营销)企划去交报告,他还会觉得很不错,因为相对于其他同学,我的企划直接面对市场。张凯婷(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专业)也会拿做音乐的经历去交功课,比如探讨台湾摇滚乐手的男女比例。
大象体操:学校里会有摇滚乐社,音乐社,但他们也不一定到处演出。我们算是运气很好,遇到有人帮我们。其他大学生才组(团)两年的话,未必可以来到这边。
大象音乐:除了运气,其实你们也有很主动的争取,比如像李导和夏琳他们感受到的,你们还在没人牵线的情况下邀请到日本Toe乐队Mino先生帮忙混音,又比如你们在这个年纪就计划了这样规模的巡演。你们是行动力很强的人吗?
大象体操:我们出来巡演,发行自己的东西,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比如说,要考虑从哪里找钱做这些事情。如果有个乐团不想承受这种压力,只想快乐地玩音乐,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比在巡演和发专辑的乐团差。我们只是更愿意跟大家沟通,或者说,我们确实会有行动力,因为我们想要把音乐当作职业,把未来大家花去上班的时间,花在钻研音乐上面。
大象音乐:你们主要是在校外的音乐圈子活动吗?校内的音乐社团对你们有没有影响?
大象体操:台湾的大学里,有不少像我们这样跨越社团玩音乐的,但社团确实会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很多大学的社团办自己的音乐节,让社内的团上,也邀请外校的团过来,然后那两天,整个大学里面会有四、五个舞台,会有很多外面的观众来看。
大象音乐:听说凯翔和凯婷是从小跟着妈妈学钢琴的。你们做音乐的态度也受到家庭的影响吗?
大象体操•吉他手张凯翔:从小爸妈给我们的环境就是很开放,通常都是我们自己决定我们要怎么样。比如说当初我想要读媒体,他们就不会给我下决断,而是帮你分析台湾和大陆的媒体大概怎么样,给你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你去解释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我们开始玩音乐,自己面对这个世界,它跟我们说,玩非主流的音乐可能很困难,我们就会尝试去找到跟大众沟通的方式或者折中点,尝试一点一点去改变这个环境。
大象音乐:未来对大象体操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大象体操:我们都非常喜欢日本的Toe,我们的曲风跟它比较像,而Toe也用那样子的姿态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去欧洲、美国、东南亚,在台湾,票都是sold out 的。
作为台湾的居民,在台湾长大,我们会很希望去找到我们独一无二的声音。就像欧美人听Toe,一听就知道这是来自亚洲的。我们也在想,可以做什么是一听就知道这是华人的声音,甚至更细,这个就是台湾的声音。
![]() |
随着新专《角度》内地巡演的展开,三个台湾90后正在让越来越多的内地乐迷了解“数学摇滚(Math Rock)”的概念,以及“大象体操”这样别具画面感的乐团名字。
在维基百科上,“数学摇滚”的解释就是大象体操的吉他手张凯翔翻译的——
“一种实验性的摇滚风格,80年代后期萌芽于美国。”
“它的特点是,编曲复杂,常使用不规则开始或停顿,不自然节拍结构等。”
“一般摇滚乐都以4/4拍作歌曲结构,而数学摇滚则频繁使用不对称节拍,比如7/8拍,11/8拍,13/8拍;或于歌曲中交错换拍,比如歌曲中的乐段从9/8拍,转换至8/8拍,再转换至6/8拍;或在同一首乐曲中,鼓采用3/4拍,吉他采用4/4拍,贝斯(低音吉他)采用3/4拍,却让每样乐器于不同音轨上‘对在一起’。”
“因其结构复杂如数学运算,称之数学摇滚。”
这支成立仅两年的乐团以此为主打风格。
为了让不熟悉他们的人有更直观的理解,他们为自己命名“大象体操”——数学摇滚的编曲中,复杂对位和流畅性要求有着如同体操一般的高难度;采用声音相对低沉的贝斯为主要带领乐器,搭配吉他和鼓,所以自比厚重的“大象”。这次《角度》巡演的文案就是“跳体操的大象,庞大的身躯踏著轻快的舞步,来到你面前。”
脑补一下体操运动员置换成大象的场景,即便没有听过作品,也很难忘记他们。从传媒理论来说,他们有意识地做了相当成功的品牌形象营销。“Math Rock”和“Bass -driven”两个标签让他们在人头涌涌的独立音乐圈内占得一方有待开掘的田地。事实上,他们的想法也行之有效。首次来到内地,几个月前才开通微博帐号的他们,目前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相当引人注目。
![]() |
他们还有另一个标签却是无意识印上的,便是正刚好的青春。
大象体操的巡演影像中,贝斯手张凯婷最能说明这种属于青春的气场——与阿Sa有几分相似的娃娃脸,闭着眼,光着脚,大幅度地俯仰摇摆,漂亮的齐肩发反射着彩灯的光泽,随着怀中贝斯的律动飞扬,沁着汗水,动感而投入。
台湾独立音乐人黄玠对他们的评价是,“精准丰富的编曲不用说,难得的是在复杂的架构下还有着强大的情绪,那个情绪就是热情。”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评委,前21CN音乐频道主编彭俊明看完演出后,直觉那是“青春的狠劲”。
对此他们集体自谦“其实我们没那么厉害。”贝斯手凯婷更直言“职业贝斯手一定会觉得我在台上破绽百出!”但他们在每一站确实都是“百分之百豁出去”地表演。即便前辈们的指教是“只出七分力,留着三分力休息和保持每场一致的水准”。他们的宣传也不可谓不拼。在广州站演出的第二天晚上,他们接受了采访,而半个小时前他们刚在电台录完节目,第二天一早又要跑出去拍宣传照。此后重庆、成都、上海、北京四站的演出是接连着的四天,内地巡演之后他们还计划了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行程。
![]() |
作为90后大学生,他们正好到了想法多多的时候,作为乐手,他们热烈期待着表达自己。从最开始的乐团定位,到首张EP《平衡》的制作,他们一直试图从不同角度寻找和呈现理想中“独一无二的声音”。这让他们在两年间收获了诸多肯定,2012年StreetVoice年度最佳新团, “巨兽摇滚”、“简单生活节”、“大港开唱”等台湾大型音乐节的演出机会,林宥嘉《口的形状》编曲邀请等等。现在,他们制作首张录音室专辑《角度》时又有了更多新鲜创意。但随着暑假之后贝斯手张凯婷进入大四毕业年,吉他手张凯翔和鼓手涂嘉钦也要开始服兵役,大象体操将休团至少一年。这让他们的发展面临无法避免的界点,多了很多可能性,畅想交加顾虑。此时的发片和巡演也因此多了校园Farewell的仪式意味。架构、活力与思考都正刚好的一支乐团,蓄势待发又充满未知,所有这些东西模糊地混杂出大象体操如今在舞台上的风景。
他们将来是否能找到独一无二的声音还未可知,但是这次的亚洲巡演完成后,他们至少会描绘出一段独一无二的青春。大象音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里,采访他们在新专《角度》中的概念设计,对于音乐和未来更多的想法,以及他们的成长,探索这样一道独特风景。
《角度》“我们没那么害怕去挑战既有的框架”
对大象体操来说,这次内地的巡演没能用上环形舞台是有些可惜的事,因为做环形舞台能让观众有更多视角可以选择,恰好直观地感受新专《角度》的概念。但他们的巡演海报和专辑封面都暗藏了“角度”的玄机——海报上的“角度”二字颇有立体感,一个凸起一个凹下,但从不同角度看,凸起和凹下的字又会不同;专辑封面像是一颗小宝石浮在大宝石之上,又像是一角凹进的四方体。对视觉艺术也有偏好的他们,希望借用这种“错视”效果表达: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看,会有不同面貌。
《角度》中10首歌的歌名与“角度”似乎都没什么联系,但在音乐的设计和制作上处处契合着这一中心构思。
大象音乐:这次的新专辑《角度》中加入了很多新鲜元素。比如一些新的配器,在《身体》、《序》里凯翔的钢琴、《序》里凯婷的直笛,和嘉钦在《日常的航道》的前段用电子节拍取代真鼓。
大象体操: 对,我们找了猛虎巧克力的主唱郑宜农,写了华语歌《白日》,自己有唱一首没有歌词的歌,还邀请了巴奈用原住民的语言来合作,再有是加入了一些新的乐器,目的就是希望去凸显音乐的不同角度。
《角度》这张专辑在讲的概念是,每一个人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事情,很多时候甚至会产生冲突。有的人会选择逃避,但是我们也可以选择去试图让更多的讨论产生,创造更多的可能和想象。
不同人拥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语言,或者不同的立场,但是他们是不是都能够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一起面对未来的挫折,这是我们在思考的事情。
![]() |
大象音乐:从EP《平衡》到《角度》,你们希望让听众感受到你们怎样的成长?
大象体操:《平衡》里面每首歌的速度会很抢,《角度》里面每首歌的节奏我们都有刻意去想应该要怎么样,另外是加入很多新的乐器,它会更有层次。
《角度》相对《平衡》,篇幅会更长,我们会去在意里面的叙事,就是让一张专辑像一本小说一样,每一首歌作为一个不同的章节,彼此间有叙事上的关系。一般的流行音乐,两首歌之间肯定会隔两秒,但《角度》中歌与歌之间几乎是没有空间的,这一首歌的开头,跟上一首歌结尾鼓点收起来的地方,是一样的。曲序的编排我们也有特别考虑过,比如《头》跟《身体》这两首歌的关联性就更强。
大象音乐:这次新专中给《灯》、《银河》、《头•身体》专门做了MV,里面有些有趣的地方。比如说《头•身体》MV找了现代舞舞者来合作,她们在你们一些巡演站点的表演很受关注。里面的舞蹈动作和重复出现的推餐桌的设计,是你们的idea吗?希望表达什么呢?
大象体操:有一支我们很喜欢的日本乐团叫“东京事变”,他们的一些MV里是加入舞蹈的,我们看到之后非常喜欢这种结合方式。我们写《头》和《身体》这两首歌的时候,很自然就想到了在MV中让它们跟舞蹈结合。
有时候我们的脑袋如果太想要身体去做某件事情,太过勉强它,它就会生病反抗。头和身体是必须要连在一起的,但又是相对独立的两者。把这两首歌合在一起,就有些像在探讨头跟身体的关联。这是我们的想法。
我们拍MV的方式是共同创作,我们音乐是一方,导演是一方,舞者也是一方,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跟舞者一起讨论,但也尊重她们自己的想象。在舞者的想象中,她们一个扮演头,一个扮演身体,然后她们的动作表现出来就是两边在对抗。(推餐桌的设计是为了表现头跟身体的沟通出现了矛盾?)大致是这样。
大象音乐:巴奈在《天鹅》这首歌里有一段“开场白“,说的是什么意思?
大象体操:那是台湾原住民的母语古调,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就像我们在唱“啦啦啦,啦啦啦”。但那是他们会在祭典上唱的旋律,还是有很深远的意义,旋律、节奏、速度都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实际上,《天鹅》里面除了加入原住民音乐,我们还加入了一段古典乐的旋律,借用的那首歌叫做“天鹅”,我们就用这个命名了。
大象音乐:这次做了有歌词的《白日》之后,还有没有打算做更多有歌词的歌?
大象体操:我们会呀。跟不同类型的歌手合作,尝试不同的创作,都会带来很大的乐趣。我们其实没有把自己定得太死。我们跟“透明杂志”主唱洪申豪合作过《夜洋风景》,这次又跟郑宜农合作,又找了巴奈,包括之前跟宥嘉合作,每一次都有完全不同的世界。
下一步还想找嘻哈歌手一起写歌,这次跟舞者的合作非常好,所以我们想跟更多的艺术家合作。跨界合作在数字摇滚圈其实也很常见,有非常多的可能让我们去想象。
我们没有那么害怕去挑战一个既有的框架,和大家既有的喜好。我们愿意去沟通,去了解对方在想什么。(尝试新的音乐类型时,)我们会想,我们提供这样子的音乐,说不定你们也会觉得喜欢。
![]() |
运气与土壤“从小都是我们自己决定要怎么样”
“我们练曲很懒”,“破绽百出”,大象体操在自我评价中直言不讳自身的各种问题。但他们在这样的年纪已然走了足够远的路。“别的大学生才组团两年都不能来到这边。”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运气。
这次内地巡演的负责人夏琳就是大象体操在排练室里“巧遇”回来的。夏琳曾经在《城市画报》参与“荒岛音乐会”的操办,在其他大大小小的音乐节中也“干了很多年”,不少做乐团的前辈都告诉他们“做演出,找夏琳呀”。他们没想到之前完全不熟悉的夏琳会在他们一番自荐“搭讪”后爽快地答应帮忙,并且从安排宣传到找演出场地,从早到晚各种费心。
在宣传物料上,大象体操也有贵人相助。台湾知名乐评人林猫王为他们写了侧标(一般是在专辑左边或底边附加的一张宣传用纸,印有专辑封面图、宣传文案和标价等),目前推出的《灯》《银河》《头•身体》三支MV也是亮点。比如MV导演李彥勳在《灯》里营造出类似“爱丽丝漫游奇境”的氛围,大象体操由尖帽子士兵们用灯笼带路,领观众进入深夜里张灯结彩的意识丛林中游走,满眼都闪烁着复古糖果色。这与旋律的俏皮奇幻搭配得天衣无缝,又出乎人意料。纯音乐作品有这样的具象诠释不能不说是锦上添花。基于李彥勳对大象体操作品的理解,现在他们各站巡演的录像也都是李彥勳团队跟进的。
说起来,与李彥勳的深交也是大象体操认为很走运、“很神奇的事“。但偶然之中更有必然。相遇相知相助的火花背后总有着情怀的培养和碰撞,一切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 |
大象音乐:你们是怎么找到帮你们拍MV的李彥勳导演?
大象体操•吉他手张凯翔:我自己是广电专业,平时也会接拍片子。有一次帮一个乐团拍影像作品,摄影师因为接到更大的案子跑掉了,我那天就很落寞,跑去看表演,然后去厕所尿尿的时候发现李彥勳在旁边。
我们有很多共同认识的好友,就聊起来了。李彥勳跟我说,你干嘛这么不爽,表演很难看是不是?我就说,没有,我摄影师跑掉了。他就说,要不然我帮你拍。我说好啊,但是没有钱。他说,没关系,没钱也拍吖。
他就这样救了我一命,我跟他的关系从此很深,我们会觉得把影像作品交给他是一件很放心的事情。
大象音乐:李导当时为什么答应免费帮忙拍作品?后来帮大象体操拍了MV,对大象体操是什么印象?(邮件问答)
李彥勳:当时很直觉地就提出:如果不嫌弃,你们的影像就交给我吧。这是很单纯的台湾人情味吧。
我跟他们认识的时候,还没有大象体操。他们有好多梦想理想,要拍片要组团要办音乐祭要搞教学,多到听的人都以为他们在开玩笑。但他们不停地实现这些想法,在用力实践时追求突破,这样的热血态度,让我觉得自己和他们有些相似,所以就搭上他们的船一起玩。
大象音乐:夏琳这次帮你们准备演出和宣传都很费心,你们是怎么找到夏琳的?
夏琳:他们搭讪我!当时我就是去台湾玩,坐在一个Studio的沙发上,他们就过来了。
大象体操:对,我们早就听说过夏琳,她来那天我们正好在附近,就赶紧过去抓住她。当时她就像现在这样坐在沙发上,也是像这样不停玩手机。后来我们发现,她这样玩手机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
夏琳:我第一次听到他们的音乐就觉得很特别,跟别的摇滚乐团节奏不一样,好音乐值得去推广。而且相处下来,觉得他们人很好。好人好音乐,应该帮啦!
大象音乐:在台湾的独立音乐圈子里,像你们这样大学在读,非音乐专业但又在玩团的多吗?他们也发片和巡演吗?
大象体操•吉他手张凯翔:其实真的还蛮多的,比如说我(国立政治大学)就有一个学弟的团叫做“巨大的轰鸣”。因为在台湾的环境,教授有时很鼓励你去创作。像我本身是学媒体的,拿乐团的(营销)企划去交报告,他还会觉得很不错,因为相对于其他同学,我的企划直接面对市场。张凯婷(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专业)也会拿做音乐的经历去交功课,比如探讨台湾摇滚乐手的男女比例。
大象体操:学校里会有摇滚乐社,音乐社,但他们也不一定到处演出。我们算是运气很好,遇到有人帮我们。其他大学生才组(团)两年的话,未必可以来到这边。
大象音乐:除了运气,其实你们也有很主动的争取,比如像李导和夏琳他们感受到的,你们还在没人牵线的情况下邀请到日本Toe乐队Mino先生帮忙混音,又比如你们在这个年纪就计划了这样规模的巡演。你们是行动力很强的人吗?
大象体操:我们出来巡演,发行自己的东西,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比如说,要考虑从哪里找钱做这些事情。如果有个乐团不想承受这种压力,只想快乐地玩音乐,他们做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比在巡演和发专辑的乐团差。我们只是更愿意跟大家沟通,或者说,我们确实会有行动力,因为我们想要把音乐当作职业,把未来大家花去上班的时间,花在钻研音乐上面。
![]() |
大象音乐:你们主要是在校外的音乐圈子活动吗?校内的音乐社团对你们有没有影响?
大象体操:台湾的大学里,有不少像我们这样跨越社团玩音乐的,但社团确实会做很多的事情。比如说很多大学的社团办自己的音乐节,让社内的团上,也邀请外校的团过来,然后那两天,整个大学里面会有四、五个舞台,会有很多外面的观众来看。
大象音乐:听说凯翔和凯婷是从小跟着妈妈学钢琴的。你们做音乐的态度也受到家庭的影响吗?
大象体操•吉他手张凯翔:从小爸妈给我们的环境就是很开放,通常都是我们自己决定我们要怎么样。比如说当初我想要读媒体,他们就不会给我下决断,而是帮你分析台湾和大陆的媒体大概怎么样,给你一个思考的空间,让你去解释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当我们开始玩音乐,自己面对这个世界,它跟我们说,玩非主流的音乐可能很困难,我们就会尝试去找到跟大众沟通的方式或者折中点,尝试一点一点去改变这个环境。
大象音乐:未来对大象体操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大象体操:我们都非常喜欢日本的Toe,我们的曲风跟它比较像,而Toe也用那样子的姿态在世界上崭露头角,去欧洲、美国、东南亚,在台湾,票都是sold out 的。
作为台湾的居民,在台湾长大,我们会很希望去找到我们独一无二的声音。就像欧美人听Toe,一听就知道这是来自亚洲的。我们也在想,可以做什么是一听就知道这是华人的声音,甚至更细,这个就是台湾的声音。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