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已斋 ( 全部 )

未已齋著作 ( 全部 )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一、古代对《阿前》的注疏、解释及其影响 学界很少注意到《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以下简称《阿前》)这一柏拉图对话,因为现在它被“大致”认为是伪作,但其实两千年来它一直是柏拉图对话中最耀眼的一篇,是阅读和实践柏拉图哲学的最初门径。这种看法直到近两百年前突然彻底逆转,而最近五十年又有所改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它的辉煌历史。 最早引用《阿前》的哲学家,是希腊化罗马时.. (1回应)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古人不怀疑本篇不是因为他们完全信任所有挂名柏拉图的著作,比如《爱克西亚斯》(Eryxias)和《阿克西库斯》(Axiochus)就一直被认为是柏拉图的“私生子”,有别于其他“嫡出”的对话;也不是因为对哪些属于柏拉图对话完全模糊不清,比如庞克提乌斯(Panactius)曾指出《斐多》是伪作,阿赫斯涛克塞努斯(Aristoxenus)认为柏拉图《王制》大量剽窃普罗泰戈拉的著作;也不是因为由于...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本篇对话主角阿尔喀比亚德(Alcibiades)生于前450,前404去世,是雅典政治家和著名将领。文中提到了他的父母:克莱尼亚斯(Kleinias)和德瑙玛珂丝(Deinomaxes)[105d],属于爱克蒙尼德(Alcmaeonidae)家族,是伯里克利的近亲。当他父亲于前447年,也就是他三岁时,在考赫尼亚的战斗中阵亡[112c]后,伯里克利便成了阿尔喀比亚德的监护人。阿尔喀比亚德相貌俊美无比,但为人任性、反复无常..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阿尔喀比亚德和苏格拉底主要有两种关系常被人讨论,一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关系,二是阿尔喀比亚德的行径对苏格拉底受审的关系,也就是两人的政治关联。当然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但为论述需要我们下面暂时分成两部分讲,在进入《阿前》相关内容介绍之前,我们要先分别介绍对于这两种关系其他同时代人的记述。 (一)两人的政治关联 在珂娄斯特的《苏格拉底问题的政治层面》 中已经有一些从..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A.E.泰勒已按照对话进行的顺序概述过, 本文不采用这种方式,而是试图提炼对话讨论主题,并按一定顺序引用原文,介绍其主要内容及主题间的内在联系。 首先,首尾相映的就是我们刚才介绍过的,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的爱恋关系问题。开头苏格拉底一大段话,主要是表明自己希望和阿尔喀比亚德对话,并表明自己接下来主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作为情人一直一言不发,却也一直没有离开阿尔喀比亚..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现代学者已经基本上把《阿尔喀比亚德后篇》归为“伪作”,虽然这个毫无意义的标签给人一种看似有用的信息,而且要让学者们认同这个标签,还得花些功夫,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它的无用性。 古代从有所谓柏拉图著作集流传以来,《阿尔喀比亚德后篇》都和其他经典一样被列为柏拉图的经典对话。但是十八世纪末特别是十九世纪众多古典学者的出世,大家终于找到了一个推陈出新、撰写论文的重要题...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全文分成五部分,下面一一概述。 138a-d:引言。一开始没有交代人物和背景,直接说阿尔喀比亚德要去祈祷,也没有具体说向哪个神祈祷,气氛很严肃,苏格拉底举了俄狄浦斯的例子更是展示了祷告的力量,但随后苏格拉底马上又说只要头脑清醒是不会像俄狄浦斯那样的,因为俄狄浦斯是无意中随口那样说的。这为后文的讨论奠定了基调:首先祷告因其效力巨大而非常重要,其次祷词...
发表于:《阿尔喀比亚德》
论《阿尔喀比亚德前篇》 福特(Steven Forde) 《阿尔喀比亚德前篇》在古代柏拉图学园享有至高的尊荣。实际上,古代有将它视为柏拉图全集之首的传统,他们将它看做开卷之作;因而古代给它加的副标题是“论人的本性”。新柏拉图主义者雅姆波里库斯认为,本篇包含了所有柏拉图哲学学说的火种。伊斯兰圣贤柏拉图著作评注者阿尔法拉比则评论说,所有柏拉图的问题似乎都在它那里首次提出。... (1回应)

未已齋文存 ( 全部 )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1日,第三版
“高贵”:谎言、神话与教化 梁中和(四川大学哲学系) “凡是我们接受的作品,就要用以劝说保姆和母亲们……用这些故事更多地塑造孩子们的灵魂,甚于用她们的双手培育他们的躯体。”(《理想国》377c) ——题记 柏拉图《理想国》(414b-415d)中设计(μηχανὴ)了两个有关出身高贵的(γενναῖόν)神话(μῦ..
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文艺复兴时期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复兴及其理论际遇 ——以斐奇诺为论述中心 四川大学 梁中和 一、斐奇诺“柏拉图神学”与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复兴 毕达哥拉斯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毕达哥拉斯甚至成为可以耶稣并提的基督诞生前的“圣人”,有如下几种促成因素:首先毕达哥拉斯教义本身具有宗教阐释空间,与基督教意识形态有相合之处;其次,当时宗教家们急于寻找基督教以...
发表于:《世界哲学》2018年第05期
现代开端处的“敌柏拉图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伊壁鸠鲁主义的复兴及其反响 梁中和 一、敌柏拉图者: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Epicurus,Ἐπίκουρος,公元前341–270年)本人从学于柏拉图主义者(帕姆斐鲁斯Pamphilus)和德谟克利特的思想传人纳乌斯法奈斯(Nausiphanes),早在学园柏拉图主义对于伊壁鸠鲁对柏拉图主义者就有挑战和回应,中期柏拉...
发表于:《经典与解释·赫西俄德的世界》,华夏出版社,2018
埃斯基涅斯及其《阿尔喀比亚德》残篇 [ 本文编译自David M. Johnson, Socrates and Alcibiades: Four Texts, Focus Publishing, Newburyport, 2003,并参校了部分残篇希腊文原文。] 梁中和 吴立立 编译 引言 苏格拉底承认的唯一情人阿尔喀比亚德是位传奇人物,柏拉图在其《会饮》《普罗塔戈拉》《阿尔喀比亚德前篇》中都有生动描述。阿尔喀比亚德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在成年..
发表于:《康德与中国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形式与内容:古希腊和中国礼仪中乐与舞的角色 阿芙洛狄忒·亚历山大哈克斯[ Aphrodite Alexandrakis,巴里(Barry)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专业: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 梁中和 译 王颢 校 在柏拉图时代的古希腊礼仪中,舞和乐的角色是怎么样的,尤其是舞的角色究竟如何?这就是本篇论文要加以探讨的;同时,本文还要将这种柏拉图式的、形式的、抑或审美的礼..
发表于:《切磋七集》,华夏出版社,2018年
直面確定性 ——現代處境中的先驗思路與道德感 梁中和 題記:自1999年入四川大学哲学系,我開始受高小強老師教導,在本科和碩士階段,依次受教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史、西方哲學原著研讀等課程,跟隨高老師學習了柏拉圖《理想國》、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休謨《人性論》、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道德形而上學奠基》《純粹理性批判》、胡塞爾《哲學作爲嚴格的科學》《...
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6.第9期
净化的德性 ——《斐多》中的“净化”与“德性” 梁中和 四川大学哲学系、四川大学古典哲学研究所 一、原典和译文:《斐多》中提到“德性”的段落及翻译 1,68c5-69e4:净化与德性 [68ξ5] ἆρ᾽ οὖν, ἔφη, ὦ Σιμμία, οὐ καὶ ἡ ὀνομαζομένη ἀνδρεία τοῖς οὕτω διακειμένοις ...
发表于:《切磋六集》,華夏出版社,2016
“不以亲亲害尊尊” ——春秋榖梁“正隐治桓”义辩正 梁中和 一、题解“正隐治桓” 在论述春秋三传中《榖梁传》的优越地位时,钟文烝在《春秋榖梁经传补注》序言一开篇就说,“正隐治桓,揭两字于卷首,则全书悉可知矣。然而斯义也,左氏、公羊不能道,独榖梁子称述而发明之。” 而且他夸赞榖梁传最早出,传自子夏—荀子一系,又是鲁学,讲的是《春秋》之“本义”。本..

阿尔喀比亚德 ( 全部 )

阿尔喀比亚德(Alcibiades)生于前450,前404去世,是雅典政治家和著名将领。文中提到了他的父母:克莱尼亚斯(Kleinias)和德瑙玛珂丝(Deinomaxes)[105d],属于爱克蒙尼德(Alcmaeonidae)家族,是伯里克利的近亲。当他父亲于前447年,也就是他三岁时,在考赫尼亚的战斗中阵亡[112c]后,伯里克利便成了阿尔喀比亚德的监护人。阿尔喀比亚德相貌俊美无比,但为人任性、反复无常而又充满热情,曾经从学于普罗泰格拉和普罗底库斯(Prodicus of Ceos), 学会了蔑视当时常人认可的正义、节制、神圣、爱国等通行的看法,同时作为情人和学童跟随苏格拉底多年,虽然敬重苏氏节制的生活,但他自己并不模仿苏格拉底,也不实践苏氏的教导。他在雅典由于放荡而声明狼籍,但因为他有过人的才干,于前421尼克亚斯和平期(Peace of Nicias)从政,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又作为将军统领阻击斯巴达,其间他成功地使雅典组织了一个反斯巴达的联盟,成为主战派领袖,与尼克亚斯(Nicias)意见相反对。前415年随着尼克亚斯在色雷斯的失败,他成为远征西西里的主要鼓吹者,但恰在远征出发之前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件,即赫尔默斯神庙塑像被毁,并且有人指控阿尔喀比亚德是幕后主使,这事他本可以在法庭为自己洗冤,但他却逃到斯巴达为阿基斯一世出谋划策,从而使斯巴达成功地击败雅典联军。后来阿尔喀比亚德与斯巴达王生隙,前413年又逃到波斯总督提萨弗尼(Tissaphernes)那里,考虑返回雅典。在四百人寡头政治结束后他受忒哈斯布鲁斯(Thrasybulus)邀请返回雅典。前410年他带领雅典的爱琴海舰队击败伯罗奔尼撒舰队,前408年又收复拜占庭,但好景不常,斯巴达新的军事领袖鲁散德(Lysander)率军于前406年击溃雅典海军,阿尔喀比亚德再次流亡,结束了他在雅典最辉煌的时期,去了达达尼尔海岸边自己的城堡,前 405年他警告驻扎在阿哥斯普塔姆斯河(Aegospotamos) 的雅典海军防范斯巴达突袭,但未被理睬,前404年受鲁散德之命法纳巴乌斯(Pharnabazus)的波斯总督将阿尔喀比亚德谋杀。

杂评 ( 全部 )

2018-07-05 15:12:12
朗读链接:梁中和《川大名人录》 川大名人录之(一)——水房“西施”夫妇 凡住东区五、六、七、八舍的兄弟姐妹都应识得这两位。他们是三食堂和综合小吃部之间水房的掌管者。 水房西施是因其丑陋而吸引我注意的,大而突出的眼,厚厚的双眼皮,厚厚的双唇,略向外长的上牙,发质粗而泛黄,一条大辫子背负在常弯向水房门前桌子的背上。丑陋是上天赐予的正如美丽一..
2011-03-06 16:13:45
严肃而乐观地生活                ——答杜霞兼示友人   杜霞奇怪于我的“严肃地乐观着”且见怪不怪,这恐怕是来自这样的想法:严肃的便应是悲观的,乐观的则是随意的,如何能有一种不随意的乐观呢? 我曾深是认同她对我的这一评价,如今便想谈谈我对这种严肃而乐观地生活的想法。 严肃起于敬、诚;乐观起于仁、义。一个人之所以能持守一种严肃是因为他/她敬畏天... (1回应)
我看见 (试发表)
2011-03-06 16:08:26
我看见 1, 抱一个人的整个身体就像拥抱一个国家、民族和语言一样,去了解一个人正如学习一门新的语言。 2, 我看到回家的路只是条精神之路,那熟悉地不能再见到的路线可以随着时空变迁而不在,但回家总是走在那隐没的路上,回来了就是回来了。 3, 我看到城市到处是火光,楼宇中、马路上,电线是火线,将整个世界编成精致的火网,人类将火运用地很妙,但当其灭绝时这世上必是一片火.. (1回应)
梁中和
(1981~)山西陽泉人,哲學博士,四川大學哲學系教授。
研究和翻譯領域:古希臘和文藝復興哲學、古典學和經學;在成都主持望江柏拉圖學園和學經書塾
  • 译者: 梁中和
  • 翻译语言:小组成员翻译语言: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
  • 翻译类型:诗歌/非文学
  • 代表译作: 《论柏拉图式的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
签名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 ( 1229 )

  • 爱喝墨水先生
  • 風間がハルミよ
  • 便引诗情到碧霄
  • 鱼一只
  • Quadrophenia
  • 上善若水
  • 八云
  • 黄小毛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