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雄伟的随笔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2年8月7日 杂文 创作
我与第一本藏书厮守终生的历程没有开始,便已结束。 1991年3月我读小学三年级。趁着学雷锋热潮的席卷,我被爸爸用自行车驼着在城里的书店里花了不到三块钱买了一本《雷锋日记摘抄》。那时的书店还是柜台式经营,我们不能亲自拿书选书,相中哪本了得通知售货员给你取来你再付钱购买。当我说要买《雷锋日记摘抄》时,女售货员还笑嘻嘻地说:“什么年头了,还兴学雷锋啊?”我当时很纳闷也...
发表于 《朝阳广播电视报》2008年12月17日 散文 创作
我的2008,很炫很温暖。 无论对一个世界、一个民族、一个举足轻重的社会组织和微不足道的寻常个体,2008年用炫与温暖这对动静结合的形容词去概括和描述都再准确不过。2008年,充满刺激、充满震撼、充满悬疑、充满挑战。然而,当喧嚣散尽、繁华过后,我们心中无法忘怀的依旧是那份难舍的、隐藏在浮躁、焦虑和疲惫后面的淡定、从容与感恩。感谢生活、感谢命运,让我们与这个精彩纷呈、...
发表于 《朝阳县报》2012-11-1 散文 创作
爱上骑行那天起,就梦想着单骑走遍朝阳县全境。朝阳县,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可爱故乡。童年,我饮大凌河水长大;少年,我呼吸着小凌河边的空气学习;青年,我品尝北四家子大桃、咀嚼二十家子干豆腐、看着每个自然村都已开通的有线电视、踩着把四座山踏成一条线的乡村柏油路,内心激情澎湃,脑海热血翻腾…… 是的,我要感谢“村村通”柏油路工程,无论是作为驴友还是以一名普通乡村教师..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0年10月17日 散文 创作
         一路上有你       ——朝阳公交印象 到北京、沈阳等交通中心城市去过,总为那里发达的城市交通和文明的公交文化所折服。几分钟一趟公交车,坐车可以刷卡、在车上可以看电视、坐车时互不打扰、互相帮助……瞧,这就是大城市,大城市的生活就是优雅从容。 几年以前,从郊区搬到北方家属区居住,从此地到市内需要乘坐环9路公共汽车。那时的9路公交车是...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0年12月22日 杂文 创作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人们对完善、超越自身价值越来越迫切的需要,考驾照一度成为潮流并呈现出方兴未艾、愈演愈烈之势,私家车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家庭的车库里和各条街道的停车场上。私家车的普及丰富了市民的出行方式、方便了市民生活、繁荣了城市文化,但其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污染了城市上空原本洁净的空气,此消彼涨的交通肇事案件更令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人身...
发表于 《朝阳日报》2010年4月30日 散文 创作
一份报纸就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特别是每份报纸里的文学副刊更是一个地区以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写照。所以,一提起《人民日报》我们就会想到“大地”,一提起《文汇报》我们就会想到“笔会”,一提起《北京晚报》我们就会想起“五色土”,一提起《新民晚报》我们就会想起“夜光杯”,一提起《朝阳日报》我们就会想起“牛河梁”、“大辽西”…… 上个世纪90年代是市场经济浪潮迅速融入..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08年7月2日 散文 创作
我读《燕都晨报》始于几年前。 早在师范读书时,文学社的小说作家孙学民老师就预言过,朝阳应该有一份属于市民自己的《燕都晚报》。那时,我是文学社的骨干分子,平时就爱翻阅《羊城晚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体坛周报》《足球报》什么的,心里也曾涌起过当一名报社记者或编辑的愿望。 师范毕业后,不太情愿地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好在我对文字的爱好始终没丢,其间,曾..
发表于 《朝阳广播电视报》2013年3月7日 散文 创作
我生命里接触最早的报纸就是电视报。 八十年代初,黑白电视机浮光掠金一样闯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而一周一期的广播电视报也不折不扣地随之成为城乡群众欣赏电视节目的有效指南。只不过那个时候在乡下的大集和城里的闹市里我们能够看到和买到的此类报纸只有一份,即《辽宁广播电视报》;只不过那个时候,电视报只有到了年根底下才会真正地洛阳纸贵---乡亲们到了春节才有大块时间消遣..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08年5月13日 杂文 创作
“五十年代的老太太稀面稀面的┅┅”这是我在第一个单位工作时,附近一位小吃铺的年轻老板的感慨。他光着膀子、梳着长发说这番话时,目光里闪烁的是对现实的不满以至怨愤━━他专门在北京学的厨艺,原本想在北京开创事业,可老婆不干。回到朝阳,本想安稳过日子,可老婆又不干,和他闹离婚。他去求助丈母娘,可丈母娘太和善了,根本驾驭不了自己的女儿,这位哥们也只能作罢。他始终觉得..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