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

革命

作者:
斩鞍
分类:
小说   创作
发表于:
清韵论坛
作品描述:
革命
2011-04-09 18:55:16
第一次见到葛民,是在凌边县教育局的会议室。 我记得那是间挂满了陈旧褪色锦旗的房间,下午的阳光从窗户的铁栅栏中间奋勇地冲进来,把暗红的坑坑洼洼的桌面照得明亮无比,以至于围坐在桌边的人都显得面容黯淡――除了葛民,他正腼腆地对着窗户坐着,一副大眼镜反射着阳光,象手电筒一样,随着他头颅的转动,在对面的人脸上烙下一块一块的光斑。每个人都因此显得尴尬,当葛民的眼镜片反...
2011-04-09 18:59:23
回国探亲的时候,过去的同事听说我在《新闻周刊》干活,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感觉是背后有大牛撑腰。其实真是天知道,头一两年,我在《新闻周刊》干的活主要就是文稿核实、背景调查什么的,挂着一个记者的名头,能登出来的东西并不多。这里一方面是非母语写作确实存在一些障碍,更主要的还是思路跟“东亚专家”的多有不同。一来二去,我就不再关心亚洲时政,转去专攻财经了,倒也小有成绩... (1回应)
2011-04-09 19:00:02
和我想象的一样,一下飞机,我就受到了特殊的关照。按照随行人员的规模来看,我这起码也是省部级的待遇。穿军服的,穿警服的,穿便服的,我想但凡带个“安”字的部门,我这次是都见识倒了。宣传部的官员直接了当地说我还没有改变国籍――这我当然清楚,不过由国安的人来说这样的话似乎更加顺理成章一些。 让我郁闷的倒不是我仍然要接受国内司法管辖这件事,而是所有人都问我一样的问题:...
2011-04-09 19:13:00
溶洞很宽敞,一个大洞套着几个子洞,足可以住下百来人,然而打点的相当寒酸。除了大洞里面几顶草绿色的军用帐篷,就只有些弹药箱子,连台电脑都看不见。在我的想象里,能够有效控制九万大山的指挥中心,应该堆满了让人眼花缭乱的通信指挥设备,起码也要有个投影显示屏。 几个也穿着六五式军服的人在不远处围着火塘做饭,蓝蓝的炊烟从他们中间升起来,飘入洞顶的缝隙不见了。与他们屁股...
2011-04-09 19:02:11
我掏出了拍纸簿,在最上面写上“牛屎沟”,中间写上“鹤瓶”,下面一片空白。从牛屎沟到鹤瓶之间发生的事情足以成就一个漂亮的专访甚至一本畅销书,但这是一个没有终结的故事。 葛民看着我的铅笔在“牛屎沟”与“鹤瓶”之间描绘出一条虚线,又慢慢伸出下面的空白中去,便说:“不如这样,说说你知道的鹤瓶事件。”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建议,不同版本的事件描述其实是不同观点的背书,对于... (1回应)
2011-04-09 19:03:20
虽然是屏幕不大的军用电脑,也不该如此模糊不清。葛民给我看的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球状物的照片,明显聚焦不准,只能看出大致的样子。粗粗看起来,好像是一只剥了一半的榴莲。 “这张看不懂就看下一张。”葛民看见我一脸的迷惑,食指轻轻敲击了一下键盘。 我还以为是过于疲劳的关系,视力模糊了。点点头用力揉揉眼睛。才拿开手,就被清晰到刺目的照片当头打了一棍。几乎花了五六秒钟,... (1回应)
2011-04-09 19:03:59
先前听到战争我还觉得讶异,可现在,革命从葛民的嘴里蹦出来已经显得再顺理成章不过了。 “革命是改变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是暴力和剧烈的,”我复述着自己拍纸簿上的笔记,试图把思维理清楚,“你也提到了九万大山人民的惨重损失。你的确觉得,用那么多的生命作为代价的革命会比渐进的改良更加优越么?” “渐进的改良?你是说你来自的那个国家?”葛民的嘴角浮上一丝不屑。“如果... (1回应)
2011-04-09 19:04:28
这世上动不动就寻求国际媒体发表声明的,多半都是恐怖分子。道理也简单的很,因为声音微小,才需要让更多的人听见。如果政府和军队内部的权力斗争已经严峻到了即将摊牌的程度,并且如葛民所说,红军派已经有了夺权的把握,实在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费那么大力气找我来做这个专访。 我也考虑过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红军派还没有准备跟当权派展开正面冲突,葛民才利用这个专访的机会逼红...
2011-04-09 19:05:06
“没有照片。”我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对着电脑大喊,“我再重复一遍,什么都没有。现在军方连相机都不还给我,就算是那些采访笔记,也得到北京才能给你。” “……”长时间的沉默,我想象着地球那一头总编黑下来的脸。 “罗,”总编清了清嗓子,“你到新闻周刊已经快三年了……” “总编!”我打断了他,“我知道,我明白,如果我不知道又怎么会跟你提这样的要求?” “你知..
2011-04-09 19:05:51
几天里发生的事情多得让人眼晕。 天花爆发的消息比推测出来的政变传闻更吸引普通人的眼球。在新闻周刊上市当年,WHO就与贵滇方面取得了联系,并迅速向当地派入了专家组。日本在次日宣布组建由自卫队和厚生省联合组建的防疫救援队,一旦受到邀请将立刻前赴九万大山灾区投入救援工作。俄国美国和欧盟国家也随即纷纷宣布组建救援队,随时准备提供救助。民间的反应甚至更加迅速,所有从国内..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