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雄伟的散文

发表于 《鄂尔多斯》2020年第7期 散文 创作
                     天地之间                                         河套 最开始接触河套这个词不是在标识着黄河大拐弯的地理课本上,而是老姨舅舅们恐吓的大嘴里。他们告诉我下雨天别到村东头的大河套去玩,水皇皇的,会把你冲走……我晴天到河套去,河套并没有水,有的只是疙疙瘩瘩、圆溜溜..
发表于 《辽宁日报》2020年6月17日 散文 创作
每次回家,会给父亲带回一些收到的文学期刊、报纸。正在戴着眼镜,蘸着钢笔水在自裁的大纸上写札记的父亲,总会缓缓的抬起头来,悠悠地问:有你发表的文章吗?做儿子的有时很羞赧,工作忙,没抽出闲工夫作文;有时也自豪,信马由缰地投出了一些,见报了……我挠挠头,皱皱眉,敷衍了几句,叉开话题谈别的——山南水北、皮里阳秋…… 父亲的札记记了一麻袋。从我记事时,就一本一本,多写...
发表于 《火花》杂志2020年第4期 散文 创作
哈尔滨,地处北国,号称“冰城”。历史上,许多俄国人、犹太人曾经商、定居于此,商旅辐辏,过客云集,亦称“东方莫斯科”。幼时,听广播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我党地下工作者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长大后,看电视剧《闯关东》,哈尔滨浓郁的异国风情、刚毅的城市性格,又一次深深吸引了我。人说哈尔滨人长相俊朗、白净、挺拔,我多么想莅临这座英雄城市的脚下,亲眼仰慕她的威仪峻峭啊...
发表于 《火花》2020年第4期 散文 创作
喜欢俄罗斯文化,宽厚雄浑,深沉凝重,从果戈里的戏剧到托尔斯泰的小说,从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到列宾的画,莫不充溢着一股浩然之气、壮烈之风。2016年,俄罗斯世界杯举办之时,电视主持人手里的吉祥物——套娃吸引了我,它漂亮、绚丽、小巧、精湛。整体图案是一个椭圆体的、身着俄罗斯传统服装的女娃形象。彼时,我还不知道套娃是俄罗斯传统手工艺品,是大娃套小娃、层层包裹起来的玩具“尤...
发表于 《中国政府采购报》2020年2月21日 散文 创作
宅家日记( 1月23日 腊月二十九,吃素的人这天过年。忙碌的人这天赶集——俗称”懒汉子集”。琳琅满目的货物架子上放不开,就摆在路边,包括鞭炮。小心翼翼的经过,会提防落下的火星和没有预感的叮咣声。挂钱儿——一种民间剪纸艺术,在各色纸上镂空刻字、画图。吉祥如意的寓意,悬挂在窗棂上,通假为“挂的是钱”。吃猪肉,牛肉,羊肉——年午黑下都吃羊肉馅儿饺子,一咬一包汤,一个..
发表于 《辽河》2024年第5期 散文 创作
“慢火车,火车慢,我只能前进不能回转。因为心中燃烧着柔情,慢火车也能爬上山顶端。如果一路有欢笑有迷乱,也有田园风景和美丽山川……”一首老歌,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愫:舒缓、温柔、浪漫……谁没坐过慢火车呢?拥挤的座位,晃动的车厢,迷离的车影,绿色的车皮,轰隆轰隆的动静。最可爱的还是焦急的乘客们,穿着朴素,拖着大包小箱,将身子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目光向外,观察稻田和...
发表于 《抚顺矿工》2019年12月31日 散文 创作
公元2012年3月6日下午到次日凌晨,辽宁省朝阳市普降喜雪。好雪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所以称这场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中雪称为喜雪、好雪,是因为7日早晨当闷睡了一宿的人们慵懒的醒来,站在阳台上倚窗俯望时,却兴奋地发现外面的世界满是玉树琼花,俨然变成了粉妆玉砌的童话城堡。雾淞---这一辽西百年少遇的奇观冷丁出现在古城人民的眼皮底下,能不让人“漫卷‘相机’喜欲狂”吗?...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20年3月21日 散文 创作
如果说什么东西最能打动我,我会说是孩子的眼泪。那泪珠晶莹而无辜,充满着委屈和沮丧,是一颗受伤的心在默默凋零……你要问什么事情最能让我高兴,我会答是孩子的笑声。孩子的笑声最无邪,最爽朗,是世上最棒的声音;那盈盈的笑意最舒展,最松弛,是世上最美的表情。 小时候看李扬配音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几乎是看一会儿,笑一会儿,看几分钟笑几分钟,啥时候看啥时候笑。那时候没...
发表于 《中国政府采购报》2019年11月29日 散文 创作
爸爸早先是抽烟的。洋烟抽不起,他就从集市上买来散旱烟碎叶,从我使完的旧本上撕下一张张沾满铅笔、钢笔字迹的废纸,一捏儿捏儿地将旱烟末搓起来,一圈一圈地卷在上宽下窄、平均手指肚粗的纸筒里,再用火柴将纸卷温婉地点燃,随之烟味飘溢,烟气袅袅,余香缭绕,心定神闲---一支旱烟就这样在穷苦汉子的手下和嘴边诞生了!穷人家抽不起过滤嘴卷烟和价值边城的水烟,他们唯有通过自己种...
发表于 《辽宁日报》2019年12月4日 散文 创作
在呼兰站下火车,直接坐公交前往萧红故居和萧红纪念馆参观。这是一座位于哈尔滨市郊区的小站,站体外面涂着橙黄的涂料,让人仿佛穿越回了1980年代。火车是慢速的,公交是快捷的。驶过有裂纹的一段油路,进入呼兰区繁华地段,司机告诉我前面是萧红大道,往左拐是目的地。萧红是这个区最有名的人,不光是文化名片,也是精神图腾。对每一个熟知萧红的访客,老百姓都投来希冀的目光——看看小...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27 28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