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雄伟的散文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8年7月21日 散文 创作
我喜欢猫,对狗从来就没喜欢过。童年的我两次被狗咬过,注射狂犬疫苗花掉了家里二百多块钱。我清晰的记得9岁那个夏天的早晨,父亲从大爷家的井里取出头天晚上买来的疫苗领着我到医生家注射的情景。那个夏天很热,我却因为向下望见十几米深的井水晃动着波光的瓦凉和瓶装疫苗的晶莹清澈而清爽无比。我也看过各种各样的狗,它们或成群结队的耀武扬威或两条狗站在大街上忍受着小孩子们石块的..
发表于 《中国政府采购报》2018年7月6日 散文 创作
意大利之夏~~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1990年的6月,飘逸着地中海的风和亚平宁的浪漫,全世界爱好和平向往文艺复兴的青年以足球的名义相聚一起,在翡冷翠,在母狼之城罗马,在水城威尼斯,在汽车城都灵,在时装之都米兰 ,在加里波第的故乡萨丁岛,以球会友,以文明示人。我第一次认识了全世界和全世界的优秀种族,男男女女。荷兰人的阳光,巴西人的潇洒,德国人的刚毅,潘帕斯的雄浑,百人..
发表于 《朝阳日报》2018年6月12日 散文 创作
旅顺口——一个英雄的港口,一个熟悉的名字。小时候,就常常凝视着那张外公去旅顺省亲的黑白老照片出神。外公身形挺拔,面相英俊慈善,人民服笔挺干净。他身后是茂密的植被,是高高的山岗,是结实的铁网……妈妈说,我姑姥姥家在大连旅顺,一个海滨城市,一个著名的军港。上学了,涉猎近代历史,对于甲午战争,对于日俄战争,对于在炮火硝烟中浴血重生的旅顺口,常生敬畏崇仰之心!知道..
发表于 《柳城》2018年第1期 散文 创作
自然课上,老师布置我们回家仰望星空,按照书上的星图找到小熊座、大熊座、猎户座。那是冬季严寒的傍晚,北风瑟瑟,站在院子里,我抬头,视线掠过砖筑的房檐和大杨树的树梢,在北天空寻找大熊座的威武、小熊座的轻盈,在南天空探寻猎户座引箭疾发的雄姿。彼时,北斗七星支撑起大熊座的骨架,勺子一样的北斗是我们最具象形意义的星空符号;北极星点亮小熊座的尾端,恒定在北天的当央,无..
发表于 《中国乡土文学》2017年8月刊 散文 创作
夏天的夜晚,最好的夜晚。白天燥热的空气习习散去,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烟尘也躲过了我们视线的捕捉,好像一入夜幕发泄的脾气一下子就会温顺下来。风儿凉爽起来了,在夜风中骑车、走路上的人再没有白天时的焦燥与烦扰,仿佛暑夜的清凉里他们在做世界上最惬意的事情。马路两边商铺橱窗里明明灭灭、影影绰绰的霓虹灯,舞动着各种光源,释放出颓废、暧昧、妩媚、奢华的气息,招摇着路人顾盼的..
发表于 《中国乡土文学》2017年8月刊 散文 创作
有一位同学,念大学时还保留着这样的两个习惯:不坐人力车;不敢走夜路。现在他已是一名在大型网络公司的高管,不知那两个标志性的性格特征改变了没有。 我跟那位同学的爱好正好相反,天生喜欢走夜路。因为在漆黑的夜里慢行或穿行,除了满天的星斗再没有别的刺激物牵引你的注意力,你往往能集中精力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读师范时,我常常会乘晚上22时30分的火..
发表于 《塞外风》2018年第1期 散文 创作
那年暑假,温度潮湿,阳光酷烈。刚返校领回假期作业的女儿央求我领她去市里一座影院看电影《冰雪奇缘》。她从书包里掏出两张有点发皱的电影票,上面画着海报——卡通形象的王子和公主穿越冰山雪海,寻找绝境逢生之路……女儿只有八岁,上小学二年级,一年前我领她到剧院看过木偶剧《绿野仙踪》,她似懂非懂的萌姿憨态让人怜爱。《冰雪奇缘》的电影票票面绚丽,面值不高,女儿说同学们都..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8年3月17日 散文 创作
白玉兰花是上海的市花,上海电视台的台标是一朵白玉兰花的变体,上海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也称为“白玉兰奖”。可见,白玉兰花淡雅高贵的气质与上海---这座号称“东方巴黎”、“十里洋场”的国际大都市开放、豪迈、华美的城市性格是多么的契合! 查询百度百科,知白玉兰学名Magnolia denudata,是玉兰花中开白色花的品种。又名木兰、玉兰等。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8年2月10日 散文 创作
头半夜出现、能在晴朗夜空下观照的月全食几十年不遇,观者却只有我一个人。 我指的是在半径五公里范围内的狭小地界里,真正走在初冬夜晚22点的夜幕下平静欣赏月全食盛景的月之知音。我约妻女出去同看,妻子说空气太寒,孩子容易感冒。 我一个人走在通往河滨的大路上。路两边有零星的机动车辆、自行车、三轮小货车和三三两两的情侣、闲逛的人通过,却不见一个人停下车、停下脚去仰...
发表于 《燕都晨报》2018年2月3日 散文 创作
既是藏书家,还是驴友,还曾经是极其有贡献的中学教师和有卓越创见的新闻记者,对了,笼罩在这堆标签下面的朝阳人目前我知道的只有一个---建平人氏薛士东大哥。 与薛大哥神交已久,却缘悭一面。只是在他信息量巨大、文化味儿十足的博客上对着他那幅在高梁地里迎风挺拔的头像猜测他的为人和气度。我读到薛大哥的第一篇文章是《抚琴》,在朝阳广播电视报博客圈里读到的。当时他博客..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27 28 后页>